南沙牛角村:一“兰”飘香,联通世界

南方+

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中北部的牛角村,与番禺沙湾仅一水之隔。全村总面积约2156亩,其中耕地面积1034亩,户籍人口1905人,实际常住约2400人。得益于肥沃的土地和优良的空气水质,村民多以物业出租、鱼塘承包和果蔬种植为生。牛角村由5条自然村组成,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建成村级工业园,吸引了一批夹板加工、家具制造、铁铝五金等中小企业集聚。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约410万元。

近年来,牛角村敏锐捕捉到沙湾与顺德地区兰花产业外溢的机遇,逐步打造出占地400多亩的兰花种植产业带。产品不仅热销全国,更逐步打入港澳、日韩等市场。目前,兰花产业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年销售额接近1800万元,正迅速崛起为南沙农业的一张新名片。

“百千万工程”擦亮乡村底色,人居环境焕新颜

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牛角村近年来着力破解一批人居环境治理的老难题。

去年,村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坚,成效显著。记者走访发现,昔日堆积在路旁的垃圾已清理一空,多处闲置杂乱的院坝经微改造后整洁有序。村民房前屋后不见杂物,取而代之的是花草苗木,农家小院焕发勃勃生机。

配合“绿美广东”行动,牛角村近年栽种苗木数百株,“四旁”“五边”等公共空间焕然一新,处处绿树掩映、花香弥漫。

“‘百千万工程’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更悄然转变了村民的观念。”村支书黄炳泉表示,“大家格外珍惜眼前的变化,过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现象基本消失,爱护环境已成为共识。”

为巩固治理成效,《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已在村中落地,“小积分”正推动乡村治理走向深入。垃圾转运、雨污分流等项目实现常态化管理,村级公厕完成升级并增设无障碍设施,专人负责日常保洁,村民与游客“如厕难”成为历史。人居舒适度提升的同时,营商环境也同步优化。

南沙兰花产业从这里走向世界

近年来,牛角村将兰花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据榄核镇兰花产业协会会长张景光介绍,他原为番禺沙湾花农,数年前因沙湾花卉产场改造升级,部分兰场需迁址,于是选择与沙湾一河之隔的牛角村。“这里土地优质,逐渐吸引更多花农聚集。”

经过十余年发展,牛角村兰花种植面积已达420多亩,形成产业集群,产品行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产值持续攀升,成为拉动村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村支书黄炳泉表示,区镇两级高度重视兰花产业。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村里不断完善兰花基地周边环境与配套设施。如今,进出基地的道路焕然一新,物流畅通无阻,初步建成广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兰花种植基地。

为做强产业品牌,牛角村今年初规划建设了兰花展馆,未来将集中展示各类兰花名品,供游客近距离观赏。馆内还将开展兰花知识科普、文化展览与技术讲座,吸引更多商家合作,为南沙兰花产业注入新活力。记者现场看到,展馆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年内开放。

有村民表示,兰花产业落地后,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工资周结,目前有50余名村民长期在兰花园工作。产业红利实实在在,还吸引部分年轻人返乡创业,“希望兰花越种越旺,日子越过越好。”

兰花协会秘书长危彦彰指出,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独特,在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下一步,希望镇村能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加快土地流转,构建区域性兰花产业联盟,打造集生产、展销、文旅、科普于一体的兰花产业田园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让牛角村兰花成为一张南沙的新名片。

撰文:余妍玲

通讯员:苗苗 郭展程 楚田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