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公里隔空救命!国产手术机器人助广州专家完成南宁高难度手术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00:42

700公里隔空救命!国产手术机器人助广州专家完成南宁高难度手术

700公里距离、38毫秒延迟、50毫升出血量——这组数字背后,是一场国产手术机器人助力的生命救援。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殷晓煜在广州操控设备,成功为广西南宁胰腺癌患者黄女士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项难度堪比攀登珠峰的手术,不仅让患者术后第二天下床、12天无并发症出院,也验证了国产远程医疗技术的临床价值。

广州手术室。  南方+ 杨川,许舒智 拍摄

65岁的黄女士半年来莫名暴瘦30多斤,还伴皮肤发黄、食欲不振,当地医院确诊其为胰头癌。“胰头是胰腺的一部分,胰头周围包裹人体关键大血管,黄女士的肿瘤像颗‘定时炸弹’,已压迫胆管致严重黄疸,肝功能正急速恶化。”殷晓煜解释。

受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普通外科主任陈元元邀请,殷晓煜远程会诊后判断:“肿瘤暂无远处转移,要救命,唯一办法是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殷晓煜进一步介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堪称腹部外科“天花板”手术——不仅需精准切除胰头、部分胃、十二指肠等6个器官,还得像对接精密管道般完成多部位吻合,步骤繁杂且容错率极低,稍有失误就可能引发致命大出血或严重并发症。

凭借累计完成1300例机器人手术、5例国产机器人远程手术的经验,殷晓煜决定通过5G宽带为黄女士开展远程手术。

9月30日手术当天,广州操作台前,殷晓煜凝神屏息,紧盯高清3D影像操控操纵杆;南宁手术室内,机械臂灵活且稳定地完成分离、切割与缝合,全程信号延迟稳定在38毫秒内,几乎可忽略。

手术最惊险的是将肿瘤从大血管上剥离——毫厘偏差就可能引发大出血。依托机器人10倍放大的高清视野、能360度旋转的“机械手腕”,殷晓煜实现毫米级精细操作,完美保护了周围血管。

历经7个多小时,手术成功:整块肿瘤完整切除,出血量仅50毫升,相当于一次小量抽血。

“借助这个技术平台,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一线城市同等质量的诊疗服务——既免去长途奔波之苦,还能省就医费用。”殷晓煜表示,未来国产远程手术机器人还将拓展应用场景,在急救、协同手术中发挥更大作用,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流动”到需要的地方。

文字:南方+记者 张梓望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刘星亮

编辑 钟烜新 彭正子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