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有料|中山探路水经济改革,火炬高新区民众街道率先出招

南方+

日前,中山火炬高新区民众街道全域水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聚焦“水经济”,民众街道计划通过这场综合改革,用3至5年的时间逐步构建起集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保护、水产业发展、水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水经济发展新格局。

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民众街道要做好“水文章”,有三大优势和三个问题:民众街道水资源禀赋优越,但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优美,但经济价值转化不足;水文化底蕴深厚,但缺少响亮的亲水文旅品牌。

针对这些问题,火炬高新区高位统筹、民众街道全面推进全域水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聚焦空间重塑、业态更新、产业升级,推动水生态资源向水经济项目系统性转化,打造高品质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科技产业新城。

民众街道水资源丰富,全街道现有内河涌98条,区域水网密度居大湾区前列。 受访者 供图

空间重塑

“以水定城”,让水乡规划更优、风貌更靓

民众街道区位优越,水资源丰富,全街道现有内河涌98条,累计长度约185公里,水域面积约6.12平方公里;外江河道4条,累计长度约38公里,区域水网密度居大湾区前列,水质在中山市镇街中位居前列,水生态持续向好。

“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的水资源空间,是民众街道未来发展水经济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密集的河网将土地资源割裂,造成空间碎片化,不利于开发。

如何推动水资源开发利用,助力业态焕新、产业转型,将水生态的资源优势高效转化为经济价值?首先需要重塑空间。改革方案提出,民众街道将重塑水系,推动城乡规划优化和风貌提升,整合更多连片开发用地,为项目落地提供更广阔的用地空间;加强河涌岸线环境治理,全面提升城乡风貌和城市品质。

民众街道区域有4条外江,累计长度约38公里。 受访者 供图

改革明确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方向,民众街道将对照现代宜居新城、科技产业新区、生态岭南水乡等三大功能布局,核算街道流域面积,确定区域行洪排涝规模及主干河网,划定主干河网管理范围,重塑水系、重塑空间,实现城乡规划优化、风貌提升。

改革将采取“项目化”推进,形成了包含10个重点项目的任务清单。其中,按照香山大桥沿岸风景带项目规划,民众街道将在横门水道北岸建设滨水廊道,结合深中合作创新区建设、中山东部外环高速香山大桥建设,谋划主题“碧带”,布局滨江驿站CBD、沿江景观带、水乡商业街区、临水休憩区等,打造“快工作、慢生活”桥下空间。

业态更新

老景区“回归”,新文旅“加盟”

推动水岸资源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引入新的经济业态和消费场景是关键。

此次,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民众街道将建立水岸生态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依托丰富和优质的水生态资源禀赋,打造“以水养水”“以水兴业”新模式,积极探索“水+文旅”“水+康养”“水+户外运动”等新消费业态,打造具有水乡科技新城特色的水经济产业集群。

此次改革最引人关注的举措莫过于建设岭南水乡文旅消费圈。方案提出,民众街道将依托泡泡文旅、岭南水乡景区旧址重建、民众碧带海口粮仓滨江景观等项目,充分利用河网资源挖掘乡村、古韵文旅资源,创立国家3A旅游度假区,创建水上运动赛事竞技区,培育周期性水上体育赛事。

近年来,民众街道持续深入推动重点河涌岸线整治和风貌提升,河涌水质持续优化,岸线面貌一新,水生态不断优化,水乡文旅热高潮迭起,农文旅深入融合发展,激活了水乡文旅新生态。

鸡鸦水道边,昔日废弃粮仓变身文旅新项目;美丽村庄里,引来大型综合文旅乐园项目……这些可喜变化,为民众街道谋划水经济打下了扎实基础,注入了更多信心。民众街道党委委员陈小勇表示,在水环境、水生态持续优化的基础上,此次全域水经济综合改革将有力推动民众街道向水经济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民众街道将依托民众碧带海口粮仓滨江景观等项目建设岭南水乡文旅消费圈。图为海口粮仓。 受访者 供图

计划原址重建的岭南水乡旅游景区项目,就是民众街道聚焦文旅切入水经济领域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曾在珠三角地区名噪一时的岭南水乡旅游景区,是民众人乃至中山人的共同荣光;在旧址重建岭南水乡,也是民众人多年来的集体愿望。

陈小勇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入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民众街道要做好“水经济”文章,必须保护并开发好优越的区域生态环境资源,深入开发本土独特的水乡文化,为大湾区居民打造宜居宜业的“创享家”和与众不同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产业升级

探索水权交易,打造“水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平台”

发展水经济的最终落点,是高效利用水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火炬高新区的统筹下,民众街道未来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高品质科技产业新城。聚焦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改革将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利用配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根据实施方案,民众街道将探索水权交易,建立国有企业参与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平台,统一管理河道取水,对区域企业统一供水。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和园区开展工业用水循环梯级利用试点,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完善相关体系和系统。

“探索水权交易,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更重要的是为科创企业扎根发展提供更完善的配套,为本土企业提供统一的供水和尾水处理等公共服务,推动企业降本增效。”陈小勇介绍,按照改革实施方案,民众街道将在深中合作创新区建设水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将区域工业废水处理、工业集中取水、中水回用等功能集于一体,推进取水用水市场化运营,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中山市水务局副局长梁剑喜表示,民众街道发展水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潜力,在全市率先启动全域水经济改革试点工作,对于全市探索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民众街道在火炬高新区的高度统筹和大力推动下,为全市水经济发展闯新路、作示范。

采写:南方+记者 何伟楠

(图片来源:民众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编辑 朱晓宇 钟政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