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广东出台防艾行动方案,青少年、老人防护有新招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核心,通过重点人群干预、能力升级、区域协同等举措,将全省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发布截图。  南方+ 张梓望 拍摄

模板5下划箭头式--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重点人群“靶向施策”

青少年、老年人防护再升级

《方案》针对青少年、老年人、流动人口等群体,及医疗机构、监管场所等场景,制定差异化策略,织密健康守护网。

为有效保护青少年群体,《方案》提出强化部门协作,落实学校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会商机制。各级教育部门需加强防艾抗艾教育宣传,提高青少年风险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有条件的高校应设置艾滋病自助检测材料和安全套自动售卖设施。

在老年人群体防护上,《方案》提出将探索结合有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5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开展艾滋病检测;同时将性病艾滋病预防融入老年健康素养提升、心理关爱工作,开展定制化防治活动,减少不安全性行为。

流动人口防控实现“服务随人走”,各地需结合实际定方案,防艾知识纳入职业培训,流动人口集中用人单位定期警示教育,集中区域设安全套、自检试剂自动售卖设施;重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含艾滋病和性病检测咨询,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干预检测。

为推进消除母婴传播,《方案》健全预防母婴传播服务与转诊体系,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及时报告感染孕产妇,落实全程干预,确保感染儿童及早规范诊疗。

针对重点场所,《方案》要求医疗机构需重点在肛肠科、皮肤性病科、妇产科等科室,为门诊、住院患者尤其是手术或有创操作患者,主动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筛查,疫情严重地区可拓展至其他科室;监管场所对所有被监管人员开展检测,将感染者纳入重点管理并提供抗病毒治疗,同时与疾控机构互通信息。

模板5下划箭头式--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加强能力提升与区域协同

构建高效防治支撑体系

为破解防治工作中的“能力瓶颈”与“区域壁垒”,《方案》从检测监测能力建设与区域联防联控两方面双管齐下。

检测能力“多层次建设”:各县(市、区)至少1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艾滋病核酸诊断能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需具备检测能力,乡镇卫生院等至少有实验室快速检测能力;2030年,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及珠三角9市疾控机构需具备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同时推广自我检测,健全“自我检测—咨询转介”机制,让群众“就近测、方便测”。

在监测能力上,《方案》强调进一步加强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控智慧化多元化监测预警机制。推进机构间信息交换,强化疫情研判及趋势分析。

区域协同方面,重点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动信息共享、联合监测、诊疗及干预,支持国际与邻近地区交流合作;疫情较重县(市、区)“一县一案”攻坚,加大资源投入;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创新“多病共防”,实现与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协同防治。

保障措施上,《方案》明确各级政府压实属地责任,财政落实防治投入,卫生健康、疾控、医保等部门强化信息通报与协同,符合条件的抗病毒药物纳入医保;依托省科技计划专项支持防艾核心技术研究,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并落实卫生防疫津贴,为防艾工作筑牢基础。

此外,《方案》还通过附件明确15项核心指标,2030年,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将≥95%,全人群感染率将力争≤0.2%。

工作指标  南方+ 张梓望 拍摄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

南方+记者 张梓望

编辑 童慧 张茵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