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距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大湾区开幕不足30天。办赛即办城,亦兴城。这场由粤港澳大湾区11城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既是对区域协同运行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智慧城市群建设迈向整体演进的关键窗口。
作为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数字基础领先的国家战略区域,大湾区以超13万亿元的GDP总量、覆盖近千万市场主体的数字生态,以及持续完善的科创走廊机制,承载着以智慧化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的重要使命。《好运大湾区》智慧主题周特邀三位深度参与赛事智慧系统设计的专家建言献策。他们指出,系统联通、数据流动与智能协同将成为湾区“智治”提升的核心动能,赛事牵引、技术赋能、城市联动,正共同构建一个响应更敏捷、服务更精准、发展更具韧性的世界级智慧城市群样板。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进入倒计时之际,这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正成为检验广州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试金石”。
作为广州赛区执委会数字技术部特聘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人工智能专家许勇表示,第十五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对广州智慧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应以此为契机,推动‘数字赋能’与‘城市智慧’的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高效化的赛事运行体系。”
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赛事
许勇认为,本届全运会作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既是展示大湾区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宝贵契机。
许勇指出,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将有效提升赛事组织效率和服务品质,同时为广州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经验。
在赛事智能化建设方面,许勇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核心驱动作用。他透露,可通过构建“一屏统览、一网统管”的赛事指挥系统(MOC),整合场馆运营、交通管理、能源监控等模块,确保赛事运行的高效与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体育馆部署的光影互动系统,通过AI算法生成动态运动场景,让观众在观赛之余体验虚拟运动项目,这体现了数字孪生技术与体育场景的创新融合。
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许勇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始终秉持产教融合的育人理念,与文远知行、亿航智能、英码科技等企业在自动驾驶、低空交通、边缘计算等领域保持深度合作。
以本次赛事为契机,学校将进一步推动AI与体育科学的交叉研究,包括通过计算机视觉分析运动员动作姿态、利用强化学习优化训练方案等,助力提升竞技体育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网络安全与数据隐私是数字化赛事的生命线
针对赛事网络安全保障,许勇特别指出,将构建AI驱动的智能安全免疫系统,通过内生安全框架增强系统防护能力,确保赛事期间各类数字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许勇表示,网络安全与数据隐私是数字化赛事顺利举行的重要基础,需要建立全方位的防护体系。
许勇还强调,智慧全运的建设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赛事期间应用的各类智能化系统和解决方案,将在赛后继续服务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例如,赛事指挥系统的技术框架可用于城市应急管理,能耗监控平台可延伸至城市级应用,为广州建设智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科技为舟,人文为帆。”许勇表示,全运会是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也是城市与未来的对话场。
通过推动数字技术与赛事组织的深度融合,不仅将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更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提供有益借鉴。许勇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第十五届全运会将成为一个展示中国科技创新实力和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平台。
策划:林焕辉 赵杨
统筹:何山 曲广宁 谢苗枫 赵越 吴志远 靳延明 罗丽娟 罗锐 黄舒旻 吴帆 潘晓晨 王勇幸
采写:南方+记者 洪钰敏 刘珊
图源: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