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高级中学: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高中

南方日报

珠江口东岸,潮涌千年,深圳,这座“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之城,用45年光阴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壮丽篇章。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定盘星”,与深圳这座创新之城同频共振。扎根龙岗沃土、伴随特区东部崛起的龙城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龙高”),既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重要参与者。

1995年,伴随深圳东部开发的号角,龙城中学(龙城高级中学前身)在龙潭路33号应运而生。彼时的龙岗刚建区不久,教育基础薄弱。首任校长张景隆怀揣教育理想,毅然从北京清华附中奔赴鹏城,在艰苦环境中为龙高埋下“薪火相传”的种子。这颗种子,不仅承载着一所学校的初创梦想,更呼应着深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城市追求。

30载岁月奔流,如今的龙高已发展成为“一本部十二成员校”的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集团在校学生超3万人。

作为深圳市龙岗区公办龙头高中,从初创时的单一校区,蝶变为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集团;从传统教学模式,升级为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从默默无闻到集260多项荣誉于一身,每一步跨越都印证着“城市滋养学校,学校反哺城市”的双向成就。

深圳的进取品格滋养了龙高“崇真尚本、追求卓越”的育人底色,学校以真为本、向优而行的实践,又为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实干创新力量。30年栉风沐雨,如今的龙城高级中学,不仅为深圳培养了数万名优秀学子,更以教育创新实践,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生动注脚。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与国家战略同频

在深圳教育的壮阔画卷中,龙城高级中学无疑是龙岗乃至全市教育创新的亮眼坐标。历经30载深耕细作,从黄土丘上的校园,到如今斩获省级科学教育示范校、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其成长轨迹不仅是一部基层学校的突围奋进史,更是深圳东部教育从薄弱起步到优质崛起的鲜活见证。

建校伊始,学校便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将自身发展置于国家战略坐标中。奠定了“崇真尚本”的理念基石,确立了“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要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栋梁之材。

时至今日,已有25000多名毕业生从龙高走向广阔天地,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龙高力量。他们中有投身科研一线的青年学者,有驰骋商海的创新创业者,更有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与医务工作者等,他们以实干诠释担当,用奉献书写初心。

“崇真尚本,追求卓越”,这一理念早已融入龙高人的血脉,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坐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龙城高级中学紧跟国家教育数字化、产教融合战略步伐,主动将办学实践与时代需求深度绑定。从编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计划》破解AI教学应用难题,到牵头“高中—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协同育人项目对接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号召,这种“与国家同频、为未来育才”的自觉,持续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教育协作传递优质资源,用开放交流共筑教育新高地。多年来,学校不遗余力开展教育帮扶与合作交流,向西藏、新疆、广西等地输送数十名骨干教师,与15所学校共建课程资源库,“龙韵云课堂”年均共享精品课例200多节,承办多场全国性教研活动,年均累计开展跨省教师培训50余场,在区域乃至国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开放交流领域,学校更迈出国际化步伐。与香港多所学校结为姊妹校并联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24年正式成为全球认证“剑桥国际学校”,可开展A-Level课程教学并作为考点,越来越多的学生站上国际舞台,龙高以多元开放的交流形态,持续拓宽教育发展边界。

从人才培育支撑深圳东部发展到资源辐射助力边疆教育,从云课堂共享精品课例到国际合作升级开放交流,龙城高级中学用实践证明:唯有与国家战略同频,方能铸就教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扎根深圳 赋能创新 与城市发展同步

深圳,这座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为精神内核的创新之城,每一步发展都激荡着奋进的力量。在这片热土上,龙城高级中学以城市为课堂,以时代为考卷,在城市的成长中汲取养分,又以教育之力反哺城市发展,勾勒出“校城共生”的美好图景。

1995年,彼时的深圳正全力推进东部开发,亟须优质教育资源支撑人才集聚,龙高的诞生,不仅补上了龙岗区区域优质高中资源的不足,更为深圳早期发展储备了必需的基础教育力量,成为城市向东拓展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基石”。

深圳是创新之城,创新是深圳的城市符号。龙高亦以创新为笔,在课程改革、育人模式、技术融合上不断破局,将“敢为人先”的城市基因深植于教育实践。从智慧课堂到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从科创社团到与高校共建实验室,龙高始终站在教育变革的前沿,回应着城市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率先布局“AI+教育”,建成AI自习室、AI视听室,开发覆盖“教、学、育、评、研、管”的智能教育生态,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前沿科技;连续21年举办校园科技节,承办深圳创客节,组建开源鸿蒙机器人、航空模型、无线电测向等数十个科创社团。学生在国际国内科创赛事中屡获殊荣,多项成果获国家专利,部分项目已孵化落地。

在深圳“教育强市”战略推进中,龙高主动扛起区域教育均衡重任。通过集团化办学,将AI教学资源、师资培训体系共享至集团成员校。

龙高是“深圳速度”“特区质量”的见证者与记录者,更是“龙岗奇迹”“东部崛起”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坚守初心 双向成就 与师生成长同心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与成就,龙城高级中学建校30年来,始终以“崇真尚本”为初心,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矢志不渝的承诺与追求,既为学生搭建起“全面发展、个性绽放”的成长立交桥,也为教师打造了“专业提升、价值实现”的发展平台,在师生双向奔赴中,绘就了“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的动人图景。

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站在最适合自己的跑道上,释放最大潜能,绽放独特光芒,龙高打破传统教育的单一评价体系,构建起多元立体的育人支撑网络。

在校园文化上,龙高以“开放包容、民主温暖”为底色。“校长面对面”每月如期而至,校长信箱有信必复。学校倾力打造如家般温馨的一流学习与生活空间,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最具幸福感的学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学子们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舞台上屡创佳绩。成人礼、毕业典礼、体艺节、科技节、文学艺术节、大学节、游园会……一个个精心打造、深受欢迎的品牌活动,成为龙高学子最闪亮的青春记忆。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精心构建丰富多元、“五育”融合的“龙韵课程体系”,既夯实基础课程根基,又打破传统课程边界,开发出100多门特色选修课程。从“新诗选读”“逻辑推理初步”等学科拓展课,到“AI整本书阅读”“航天科普”“开源鸿蒙机器人实践”等创新课程,实现“五育”融合,满足学生差异化成长需求。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支撑,龙高始终将教师团队建设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打造出一支“以德而耕、匠心育人”的过硬队伍。这支队伍中,既有方静老师、姜严老师这样分别荣获2017年、2022年“深圳市年度教师”的标杆人物,更有超过50%获得区级以上名师称号、各学科3~5个领军教师领衔的骨干力量。如今,龙高教师平均年龄38岁,正处在专业厚积薄发、事业昂扬向上的黄金时期,他们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互相欣赏、携手共进的团队精神”,凝聚成推动龙高从优秀迈向卓越、从卓越走向典范的磅礴力量。

30载春秋,龙高以“成就学生”为出发点,以“发展教师”为着力点,让师生在彼此成就中共同成长。学生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教师的每一份成长,都成为学生进步的坚实后盾,这种“师生同心、双向成就”的生态,正是龙高教育活力的源泉。

■延伸

多元课程 全面赋能

教育的高度,源于视野的广度与智慧的深度。龙城高级中学建校30年来,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打破教育边界,既深耕校内育人实践,更着力打造多元融合的智慧平台,建立起以“内培外引、专兼结合”为鲜明特色的专家智库体系,汇聚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知名学者、教育专家以及国际教育领域顶尖人才,形成层次丰富、结构合理的高端智力支撑网络,让师生在与智者学者的对话中拓宽视野、提升素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打造名师荟萃的“名师大讲堂”,激发学生兴趣,拓宽知识边界,先修大学课程,实现高阶赋能;这里有大咖云集的“龙高大讲堂”,邀请各领域顶尖专家,为龙高学子提供高端学科学术平台。

30载风雨兼程,龙高以“博采众长”的胸怀搭建智慧平台,以“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策略完善智库体系。正是这份开放包容的态度,让学校既能扎根教育本质,又能紧跟时代步伐,在与智者学者的同行中持续提升办学品质,为师生成长搭建起更广阔的舞台。

面向未来 向新而行

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深圳龙岗这片始终涌动着创新活力的土地,正期待着基础教育领域的新突破。

龙城高级中学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点,心中激荡着属于龙高人的荣耀与自豪,更肩负着与时代同行的使命与担当,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卓越高中”为目标,在这片干事创业的沃土上,开启教育创新的新征程。

作为龙岗区基础教育龙头学校,学校将充分利用龙岗区丰富、优质的产业资源、高校资源,探索构建高中—高校—高新技术企业“三高”协同育人新模式;借助卓越学校与优质集团建设探索小初高贯通路径,以校家社教育共同体服务社区、温暖家庭,全力助推龙岗教育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跨越。

在龙岗区“all in AI”战略引领下,它将以时代潮流与世界格局为经纬,秉持改革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全要素中融入前沿理念,打破传统教育边界,与华为、科大讯飞等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在集团管理、学校文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革新与迭代,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卓越高中。

学校更将坚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核心,绘制并落地“LONG”素养图谱,通过专属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兼具领导力、开放思维、高尚品德与坚毅性格的“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交出新时代育人的“龙高答卷”。

时光为笔,勾勒深圳与龙城高级中学的壮丽同频。三十载栉风沐雨,龙高与深圳共成长。

1995年,深圳以拓荒精神向东部拓展,龙高在龙岗黄土丘播下教育火种,简陋校园里藏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一座城与一所校,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里共同奏响奋进的交响曲。三十载光阴,深圳从“经济特区”跃升为GDP超3万亿元的全球科创重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三十载耕耘,龙高从单一校区成长为引领教育数字化、辐射优质资源的集团化名校,25000余名学子从这里奔赴山海,在深圳的科创、产业、民生等领域绽放光彩。

深圳的拓荒创新基因融入龙高育人血脉,龙高培育的万千英才反哺深圳发展动能,成就城校同频、互促共兴的双向奔赴。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龙高建校三十周年的双新起点,龙城高级中学将继续与深圳同频共振,以“三高”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回应时代之问,以“LONG的传人”的培育初心助力城市发展。龙高与特区一同为深圳建设全球创新教育高地注入青春活力,共绘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华彩新章,为先行示范区输栋梁,共绘大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章。

撰文:杨阳 谢永昌 张俏 

受访单位供图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王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