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2天!这件珐琅壶串起广东外贸的“融贯之路”

南方+

00:09

千年海潮不息,万里商路绵延。

10月15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承办的“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展览将正式开幕。

广东省博物馆、南方日报、南方+发起“文物倒计时”栏目,邀你穿越时空,提前感受展览精彩看点。

本期文物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乾隆款画珐琅八棱开光山水花鸟图提梁壶。

清乾隆款画珐琅八棱开光山水花鸟图提梁壶

清乾隆款画珐琅八棱开光山水花鸟图提梁壶

这件提梁壶铜胎鎏金,腹部八面开光饰四季花鸟与山水图案。提梁中间握部为双瓶形金星玻璃,以便隔热。壶盖为八方式珐琅,盖上铜鎏金八方盖钮。壶颈分八栏,每栏饰多彩大卷叶宝相花。壶底施白珐琅釉,蓝珐琅双栏内署仿宋体“乾隆年制”竖行四字款。

有趣的是,这件壶下有铜胎鎏金八方台座,台座中央置八方扁瓶式油缸,供点火加热用。

据介绍,此器由清宫造办处珐琅作精心打造。它的造型风格和结构设计,同欧洲本土制造的同类器物以及广东制造外销产品展现出极高的相似性,表明此时贸易网络产生逆向影响,反哺国内高端工艺品的设计体系。

本次展览中还展出了一件广东省博物馆藏的清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提梁壶及温壶,其形制功能与清乾隆款画珐琅八棱开光山水花鸟图提梁壶相近。

清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提梁壶及温壶

清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提梁壶及温壶

策展人介绍,17世纪下半叶,欧洲人开始增添各式新茶具以适应自身的需求。其中,温炉作为保持水温的必备器具,频繁出现在茶桌上。

从这样一件小小的茶壶器具上,我们也能看到,清代以广州为中心的通商活动,刺激了面向欧美的艺术品与实用器皿的多元化生产。

独特的东方美学经过广州贸易枢纽融入了西方世界,在欧洲掀起了“中国风”。

据悉,本次展览甄选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及全国收藏机构约200件(套)珍品,以时间为脉、以文物为证、以制度为线,展现广东在国家对外贸易制度建设中的独特贡献与深远影响。敬请期待!

采写:南方+记者 黄堃媛 赵媛媛 通讯员 粤博宣

剪辑:南方+记者 陈文夏

海报:丁薇薇 古嘉莹

编辑 王瑾 童慧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