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十三届省委深改委第九次会议指出,当前,“百千万工程”正处于聚力攻坚、提升突破的关键阶段,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堵点、激活动力,加快完善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助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本周“百千万 粤改行”的主题为“古镇新生”,集中展现各地活化古镇的创新实践。今天推出第一期“张扬新烟火经济,解码佛山古镇文商旅融合新范式”。
国庆中秋双节的佛山古镇,城市烟火气正以最新潮的姿态和最鲜活的样式滚动、沸腾。
任围历史文化街区“瑞门”旁,凉浸浸甜品店的排号每天超过500号,游客捧着号码牌在花墙下拍照等候,甜蜜的期待在队伍里流转;垂虹片区的街巷间,市集摊主诉说着手作故事,live歌声伴着微风漫溢,整个假期,近3万人次在此慢逛闲坐,零距离感受垂虹街巷的松弛节奏与诗情画意,把松弛与诗意揉进秋日时光。
双节消费热潮渐退,在熙熙攘攘的中秋国庆人流与消费数据面前,禅城区祖庙街道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未来。
随着广湛高铁开通在即,佛山古镇即将成为大湾区旅游的始发地、必到地与重游地。历经三年铺排,佛山古镇“一轴一核六片区”串珠成链,新烟火经济持续火爆,越来越多游客循着“佛山最岭南,古镇最佛山”的邀约而至。从这个角度说,这个假期的热闹与繁华,于祖庙街道而言,更像是一场为“大考”预热的“热身赛”,一次全方位检验吸引力和服务能力的“模拟考”。在高铁时代接住“泼天的富贵”,祖庙准备好了。
“基本盘”表现亮眼
“热身赛”再度校准核心竞争力
先来看“热身赛”和“模拟考”的答卷如何?佛山古镇的表现可圈可点。
以“古镇新焺,月满岭南”为主题,“双节”期间佛山古镇上演了古典与潮流的空前对话。岭南新天地携手海内外著名艺术家,以大型光影艺术装置为画笔,为古老的岭南建筑群披上全新的艺术外衣。超过40个创意市集和互动工坊散布其间,而粤语摇滚的强劲节拍则在镬耳山墙间回荡,极具张力的混搭,精准地捕捉了追求品质与个性的年轻消费群体。
不只是岭南新天地,在岭南文化积淀最深厚的“第一商圈”里,各大商业体的活动都指向了新与潮。老牌商场新华商场推出了月光漫游市集潮玩和薅羊毛游玩指南,铂顿城推出了以潮前登陆玩力觉醒为主题的代金券“金”喜狂欢活动。
8天时间里,包括岭南新天地在内的祖庙商圈七大重点商业载体,累计接待超330万人次,消费总金额超1.1亿。
8天时间里,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接待人次累计接近15万人次,10月7日当天接待人次同比增长7.54%;佛山梁园单日的接待人数,同比增长16.95%,岭南新天地最高单日接待人数(人次)133468,同比增长14.61%。
另一边,祖庙辖区楼盘累计访客2093组,成交147套,成交金额超3.15亿元,销售面积超15000㎡。
“第一商圈”热闹吸睛的活动和真金白银的消费数据,稳稳托住了“古镇最佛山”的繁荣底色。相比之下,跳出数据的层面,祖庙街道有着更为长远的目标和铺排。广湛高铁开通在即,每年将为佛山输送约600万人次的全国客源,佛山古镇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来佛旅游的始发地、必到地、重游地。
如何高效承接高铁开通带来的客流,接住“泼天的富贵”,联动广湛高铁佛山站建设,拓展“大湾区一小时文旅圈”,这场假期里的实战检验,正是祖庙街道为校准引流能力、打磨接待服务、完善配套设施而做的精准铺垫。
第一商圈活力引爆,传统文化地标引流,筑牢了文商旅融合的“基本盘”,通过这样的“模拟考”,佛山古镇的引流能力、接待能力、配套设施、服务水平等得到了全面的检验。一切只为在未来接住“泼天的富贵”,为迎接高铁带来的“大客流”做好准备,让新烟火经济持续燎原。
全域精准引流
城市新烟火气串珠成链
新潮焕新与城市新烟火气的整合,并非局限于第一商圈一隅,而是弥漫在整个古镇的空气中。
当“第一商圈”人声鼎沸时,不远处的任围街巷里,游客正捧着号码牌在花墙下静候网红甜品;当粤语摇滚的余音尚在回荡,垂虹片区的书香与咖啡香,已伴着秋日微风漫溢开来。
“簪花的小姐姐,感觉我们任围片区怎么样?有哪些您觉得需要改进的吗?”同安社区党委书记谭丽霞利用假期时间,随机对多位游客做了街头访问。
她所在的任围历史文化片区有21条街巷,条条各有特色。保留传统街巷肌理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任围街区里,网红甜品店、照相馆、主打手作饰品和文创产品的手作店铺,提供多种传统茶点和咖啡饮品的网红咖啡店都是“大隐隐于市”的所在,成为市民游客在祖庙岭南新天地游玩之后,深度体验佛山传统文化与市井烟火气的好去处。
佛山古镇的新烟火气,是“老底子”与“新玩法”的碰撞。花120元在岭南天地来个变装,小姐姐们头戴簪花,穿上古装,从岭南新天地进入对面的小巷田心里,走进街巷深处探寻城市烟火气。在田心里老街巷中遇见佛山花墙,打卡多间特色咖啡馆。在690米长的燎原路老街,来一份代表老佛山味道的云香小食,来一碗老字号糖水铺辉记糖水的绿豆沙、猪脚姜。
古镇的新烟火气,更是“市井气”与“艺术范”的共生。市民游客还可以在垂虹片区邂逅满载格调的Base21、垂虹别院、先行书店等集艺术、设计、生活方式于一体的综合空间,感受佛山市井生活与艺术氛围高度融合的城市气质。市民游客亦可以在莺岗片区开“盲盒”,与特色小店不期而遇,继续在塔坡片区跟功夫师傅学两招。浓浓市井生活气息的片区,是休闲放松的好地方,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选择。
如果说千年古镇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块青石板路、每一缕人间烟火,都藏着等待发现的惊喜,那么越来越多的人在佛山古镇开启岭南文化深度探索之旅的背后,祖庙街道历经多年时间,注重从岭南新天地人流不断引流,跨越人民路、燎原路、建新路等一条马路之隔,将田心里、任围、莺岗、垂虹等原生态岭南文化片区,在新烟火经济的探索主题下,激活佛山古镇全域游的热潮,让古镇全域都成为新烟火经济的舞台。
大小环线正是这股烟火气的“串珠线”。历经三年时间的铺排与谋划,佛山古镇游玩大小环线正式推出。
小环线以传统历史文化景点为主,从中山公园出发,途经品字街区、梁园、仁寿寺,最终抵达祖庙,一品佛山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具有鲜明广府文化特征的传统居住和传统商业片区,集中反映了佛山市井生活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大环线则是在保留小环线经典景点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展至垂虹片区、通济桥、莺岗、塔坡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这些点位串起了佛山游City Walk的经典路线,浓厚的传统文化味与新潮的气息相互融合,最终凸显的是新烟火经济的吸引力,让市民游客在行走间触摸历史的肌理,感受时代的脉搏。
紧抓新烟火“流量密码”
探索文商旅融合新范式
佛山古镇新烟火气正在小红书、抖音等市民游客的手中生成活色生香的“体验手册”。
从商圈的潮流狂欢到街区的诗意慢生活,佛山古镇的新烟火经济,正以一种动静相宜、古今交融的和谐姿态,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更成为祖庙探索文商旅融合新范式的生动写照。
有学者认为,新烟火主义下的空间营造,正是社区空间和文商旅消费空间高质量发展和转型的方向之一,也是对消费者附近生活的重新构建。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烟火气”,更有别于城市老街纯市井化的街区,新烟火气的新街区空间是经过“有形之手”的治理与重构,保留真实生活状态,有一定文化底蕴,同时能满足休闲、旅游、商业,以及居住的多元需求。
这种过滤了“杂质”的新兴模式被称为“新烟火主义”,成为时下都市文旅中的“流量密码”。在游客们的眼中,佛山街巷游没有传统市井的“脏乱差”,却留住了新烟火经济的鲜活,休闲、消费、文化体验自然交融。
祖庙街道用三年时间,让古镇全域都成为新烟火经济的舞台。“佛山最岭南 古镇最佛山”不再停留在口号的层面,而是游客走在街巷里,走在青石板路上,就能感受到的有温度的实实在在的岭南生活。
这样的体验背后,三年来,祖庙街道实施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凝聚一批主理人力量,对照佛山古镇“六大重点片区”的规划,对垂虹、任围和莺岗等街区进行“格调植入”。通过空间重塑、街角艺术化微改造、装置添加等,佛山古镇持续亮化、美化、活化街区空间,推动重点片区实现历史建筑、文化场馆、特色街区、民俗印记等多点联动,相互引流、互促互进,全面塑造提升祖庙街道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格调,让老城文化遗产成功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载体。
这些保留了街巷肌理和原住民的佛山古镇文化片区,构建了一个城市新烟火气的生活图景,浸润式的叙事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为之着迷。这样的佛山古镇已不单是一种简单的商业综合形态,更代表着新兴的社交场域、舒压空间和生活方式,甚至成为佛山这座城市文商旅融合的新型地标。
在新烟火经济的小日常小美好中,感受城市的新审美语言与活力密码,这场中秋国庆“热身赛”,不仅让祖庙街道更坚信佛山古镇就是一座文化艺术生活综合体,更加笃定“佛山最岭南,古镇最佛山”的定位,更校准了中心城区核心街区文商旅融合新范式的探索方向。当游客与青石板路、老味道、新体验产生有温度的链接,当全域街巷都飘着有质感的烟火气,佛山古镇已做好准备,稳稳接住高铁时代的“泼天富贵”。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