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布首批34家安宁疗护服务机构名单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10月11日,广州市2025年世界安宁缓和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康养项目签约活动在越秀公园举行。活动现场,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公布首批34家安宁疗护服务机构名单,覆盖全市11个区,进一步提升安宁疗护服务的可及性和规范化水平。

近年来,广州持续推动安宁疗护与老年健康服务的融合发展,率先构建覆盖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的安宁疗护服务格局。

“这34家单位经过了严格筛选和统一标准评估。未来,我们还将上线电子地图,为市民提供导航式查询服务。”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血液肿瘤科主任朱志刚介绍,这批机构是广州市安宁疗护质控中心统筹管理的核心网络节点,承担着推动服务标准化、质量同质化的职责。

朱志刚表示,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新政策,将安宁疗护服务纳入医保打包项目,按每天260元的标准报销,涵盖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等此前无法纳入收费的服务内容。

“这意味着患者的经济负担将进一步减轻,也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可持续开展服务的制度保障。”他说。

作为广州最早探索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之一,广州市老人院自2008年起率先开展相关工作,目前设有85张安宁疗护床位,年均为100至300名老人提供照护。

“入住我们这里的老人超过3000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安宁疗护是客观而现实的需求。”广州市老人院副院长周志聪介绍,机构配备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咨询师、康复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还承担了全市安宁疗护从业人员培训任务。

周志聪坦言,经过多年探索,安宁疗护服务已从摸索阶段走向规范化发展,从生命教育到追思活动、从院内照护到社会开放,安宁疗护正逐步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件不被很多人看见的事,但它让离世更有尊严,也让活着的人更有力量。”

活动当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越秀公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共建“睡眠自然疗愈小径”项目。这是广州推动健康服务从医疗机构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融合自然生态与医学干预,探索“自然疗愈+科学睡眠”的康养模式。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穗卫健宣

编辑 谢小梅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