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 | 文旅“智”变,演绎别样精彩

南方评论
+订阅

国庆中秋假期,近80万人次打卡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实体书城——深圳“湾区之眼”。图为《问道》雕像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拍照。

国庆中秋假期,近80万人次打卡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实体书城——深圳“湾区之眼”。图为《问道》雕像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拍照。

——国庆观察⑧

文 | 孙文静

双节假期,广东文旅市场不仅有浓浓的“烟火气”,也有满满的“科技范”——

在深圳,机器人“显眼包”花式秀技,带游客“解锁”过节新花样;在广州,无人驾驶观光车炫酷启航,帮助懒人玩家实现“无痛爬山”;在中山,千架无人机与深中通道“同框”,震撼呈现动态光影画卷……

这场文旅“智”变,台前是旅游大省的宠客新招,台后是科技创新大省的硬核实力。当科技的光影以灵动姿态邂逅文旅场景,美好的蝶变由此“一路生花”。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汕头的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里,机器人脸戴面具、手持短棒,跟着节奏跳起又老又潮的“中华战舞”,一场充满人文底蕴与现代科技的视觉盛宴吸引众人;潮州的广济桥夜间非遗文化秀里,灯光勾勒出古桥轮廓,潮乐与工夫茶香交织弥漫,让千年古桥变成可品可游的活态空间……科技正从多维度赋能文旅,让“诗与远方”有了更丰富的表达,也让文化传承有了更鲜活的载体。

让文旅产业“强”起来。一方面,科技深度赋能自然景观与人文地标,将静态观赏变成沉浸式互动。比如,广州的南越王博物院持续利用VR、MR等技术和设备,带广大游客“穿越”千年,化身历史现场的“亲历者”。另一方面,热门景区持续探索与应用智慧化管理手段,多维赋能优服务。比如,深圳的大鹏新区特意安排了“空中卫士”——21套无人机智能机巢全区域覆盖,以“5分钟时效圈”全时段巡查海域、山林等旅游重点区域。

让科普课堂“火”起来。双节假期,广东科学中心“上新”机器人表演、“机器人总动员”科普课堂、科普游戏等趣味活动,好玩又涨知识的场景随处可见,旨在给孩子们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广州博物馆推出“我的一封家书”“铁索铜关”和清代广东海防沙盘等研学活动,通过数字化资源等帮助青少年走进历史、铭记历史,以更好地涵养家国情怀……于游玩中学真知,“科技总动员”下的双节假期自有别样韵味。

当前,科技已不是文旅融合道路上的“选做题”,而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广东是经济大省、文旅大省、科技创新大省,拥有硬核实力与绝对优势,理当答好科技与文旅的“融合命题”,下功夫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影响力的旅游强省。

编辑 邓素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