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 | “乡味”旅游赋能“百千万工程”

南方评论
+订阅

 ——国庆观察④

文 | 维辰

国庆中秋假期,广东文旅市场持续火爆,除传统“大景区”外,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到“小村庄”品尝“乡味”。据初步测算,10月1日—3日,全省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每日分别接待游客28.2万人次、40.7万人次、41.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5%、3.1%、2.6%。

“乡味”旅游,“香”在哪?

近年来,年轻人的出游风吹到了CountryWalk(乡村漫步),以“村BA”“村超”为代表的各种乡村文旅IP风靡全国,旅游消费从中心城镇向农村市场形成梯度扩散趋势。不论是“用脚步丈量美丽乡村”,在乡间小径、阡陌村庄里感受自然与惬意,还是在扎根乡土的“草根”体育赛事中感受文化之多彩、快乐之纯粹,都体现出“沉浸游”新潮——游客不再满足于浅层次观光,而是渴望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亲身参与特色活动,更好满足个性化旅行需求。

“乡味”旅游火热,因其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再平衡的趋势,有助于游客在慢生活中获得疗愈,同时也离不开给力的供给端:随着多年发展和建设,乡村旅游稳步向高端化和精品化迈进,业态不断丰富,服务更加贴心。比如,广东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充分结合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创新推出一批“粤美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休闲观光等优势特色产业,稳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反过来,乡村旅游消费热潮,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清远三禾·稻里民宿项目从“空心村”到“民宿村”,吸纳周边村小组约40位村民就业等案例,就是例证。

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脉,游客与乡村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故事还在上演。这个假期,惠州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串联景点、乡村、民宿与美食打卡点,融合户外运动,有效激活区域文旅活力,民宿预订火爆,农家乐生意兴旺;茂名柏桥服务区推出“齐来趁墟2.0”国庆专场,百姓舞台上高州木偶戏、粤剧等非遗展演轮番上演,非遗集市汇聚中秋美食与农特产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平台;汕尾以长沙湾服务区为牵引,打造“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窗口,假日期间摄影课堂、非遗体验等每日互动精彩不断,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各地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粤美乡村”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更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持续赋能“百千万工程”。

编辑 朱琦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