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占全国1/6!广东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率先突破1000万千瓦

绿动广东
+订阅

记者从南方电网了解到,10月2日,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推动广东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28万千瓦,约为全国在运总量的六分之一。与此同时,广东也成为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调节能力分别超过1000万千瓦和2000万千瓦的省份。

本次新机组的顺利投产不仅给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增加30万千瓦装机,还开启了我国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抽水蓄能机组100kA成套开关设备”的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国产抽蓄装备向高端化升级。“梅蓄电站是我国抽水蓄能国产化的示范性工程,年底前全面建成投产,将实现抽蓄机组的整机芯片级国产化。”南网储能公司梅蓄二期项目部副总经理陈泓宇介绍。

截至今年9月底,广州、深圳、阳江等6座抽蓄电站已累计为广东和香港调节电量3265亿千瓦时,相当于550万居民用户30年的用电需求。

在位于广州的我国首座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中控平台实时控制着大湾区6座抽蓄电站的启停,这种“一人多站”的集约化管理模式不仅把设备的控制效率提高2至3倍,还把过去“一座电站调节一地电源”转化为“多座电站集中服务区域电力系统”。 “今年1至8月,机组累计启动超34000次,较去年同比增长超20%,消纳波动性、间歇性新能源的短时高频启动次数大幅增加,这反映出抽蓄电站在新能源高占比电网中的调节功能越来越强。”南网储能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雷兴春介绍。

而在与该集控中心仅“一墙之隔”的我国首个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平台,“算力”正高效运转。通过接入大湾区33台抽蓄机组的40多万个信息数据,平台600套算法模型和9400多个算法对机组运行状态实时分析,帮助运维人员足不出户地对机组设备进行“远程体检”。“目前,平台在机器自主学习的驱动下,已迭代至第三代,替代超95%的设备人工巡检。以今年迎峰度夏为例,平台提前感知发现了30多个设备隐患并及时消除,为大湾区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坚实的调节支撑。”南网储能公司修试公司试验部总经理吴昊在演示平台功能时说道。

梅蓄电站新投产机组已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全部电量,实现“投产即入市”。随着我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加快建设,抽蓄电站作为市场中的新型经营主体,正以市场化方式为绿电消纳提供强大助力。新机组的“加盟”让电站交易能力达到180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50%,可在电力市场中满足200台大型风机同时发电的消纳需求,成为我国电力市场中规模最大的抽蓄电站。

南方+记者 刘倩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