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佛山市南海区高规格举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表彰大会暨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议,现场表彰一批改革先锋。南海区农业农村局获评为“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先进集体”,2名个人被授予“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先进个人”称号。
发挥集聚优势、创新用地模式
全力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自2022年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在农地集约整备、农业产业集聚、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强化政治引领
高位谋划统筹部署
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南海区农业农村局迅速调研谋划,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农业产保区划定工作方案》《南海区5个万亩农业示范片区总体规划(2021—2030年)》,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农业用地整备项目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明确农业用地整备模式、程序、奖补标准等;还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6年)》等方案,指导农业用地整备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区农业农村局还出台连片农地交易管理工作方案,对整备后农用地的交易提供指导,确保农用地连片交易。通过这些措施,南海区在农业用地的规划与管理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发挥集聚优势
工作成效显著提升
区农业农村局还持续推广农业用地整备模式,对整备项目实施程序等做详细指引,并制定农业用地整备项目方案、表决书、整备协议等文本模板,对基层工作开展进行有效指导和规范,推动出台农业用地整备扶持奖补措施,充分调动经联社、经济社统筹经营农用地的积极性。
2022年至2024年12月底,区农业农村局成功引进了华南儒夫农业、智鼎农业、智旭农业、大峰水产等多家优质农企。
与此同时,区农业农村局还优化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思路,以集约农用地为基础,选取近年来具备一定基础的存量集约农用地项目,通过产业引导、增资扩产扩大集约面积等方式打造具备行业引领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截至2025年6月底,九江、西樵、丹灶、狮山、里水镇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存量集约农用地面积6673亩,5个产业园其中4个已申报设施农用地,3个已投产。里水镇的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约土地面积约1600亩,是南海区首个以社会资本角色投资参与进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耕地保护和耕地恢复建设项目,投资约5.2亿元,立足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和以“粮食种植为核心”功能,规划打造“3+2”的特色种植及功能分区,以点带面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示范样本。
除此之外,区农业农村局还积极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全域整治项目。2025年南海区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全域整治的项目共有13个,其中桂城3个、九江1个、西樵1个、丹灶1个、狮山2个、大沥3个、里水2个。
目前集体经济组织已出资的项目有7个,其中桂城2个、九江1个、西樵1个、大沥2个、里水1个,包括平东产业楼、北约停车楼、水南社区保华社集中式员工租赁住房、新建西樵社区商业楼、沥中工业区产业项目、中深(大沥)智造产业基地项目、和同经济社国明产业园改造项目,村集体计划出资金额约7.8亿元,村集体已投入出资金额约2.5亿元。2024年4月,南海还入选自然资源部2023年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典型示范案例“用地主体引导有效类”名单。
创新用地模式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在推进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方面,南海区也运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维和美学理念,重点在规划先行、集约用地、有序退出、住新退旧、统筹实施等方面发力,从村庄规划、闲置盘活、村民公寓、审批服务、违法监管等五个维度展开工作,致力于实现村庄建设秩序规范化、农房风貌和谐化、资源利用合理化、建设用地减量化目标。
首先,坚持规划先行,南海区印发《佛山市南海区乡村规划师工作指引》,建立乡村规划师选派机制,首批100位乡村规划师正式受聘“上岗”,从制度、人才上为试点赋能提速。
此外,为保障农村村民合理居住需求,兼顾提升新市民租赁住房品质,统筹推动农民公寓和集中式员工租赁住房试点建设,南海区还印发《佛山市南海区村居融合家园建设指导意见》,对村居开展村民公寓、集中式员工租赁住房项目的选址、申报、认定、项目实施、产权登记、项目管理等环节予以明确,为村居开展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依据。
同时,以解决新增住房需求、鼓励退旧腾挪为落脚点,南海稳步推进7个试点村居村民公寓项目于2025年底前全部动工,预计建设村民公寓878套、集中式租赁住房40套,可解决661户村民的新增需求,并通过“以地换房”形式腾退安置村民217户。
区农业农村局正以创新用地模式,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严明工作纪律
注重集约发展实效
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过程中,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问题导向、以民为本、实效为先,创新推动统租统建统管促塘改。
例如,西樵镇新田村,拥有养殖池塘约1500亩,但租期到期不一,养殖池塘存在小散乱现象,且养殖不规范及尾水直排,导致养殖生态的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南海区农业农村局指导新田村实施“村级统筹、分期推进、社会投资、互利共赢”模式,根据鱼塘分片到期的实际情况,由村委会统筹全村1500亩鱼塘,参照“毛地入市”的方式,由佛山市智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统一承租后,分期收塘、分批改造、分级养殖以及集中运维,实现规模化生态养殖和尾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通过该合作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村集体获得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无需担心招商及运营;另一方面鱼塘附加价值增高,水质得到改善、亩产量增长,减少病虫、减低养殖成本20%,建设规范、安全、统一的养殖环境。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支深耕全域整治一线的三农草帽队。现场,南海区农业农村局获评为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先进集体;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冯创、白煜光获评为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先进个人。
此次表彰,是对“三农草帽队”担当实干的最佳认可。站上新起点,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关键抓手,推动农用地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区农业农村局将深化与各镇街、社区及相关单位的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