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将军在顺德碧江广雅中学发表演讲的历史瞬间

党史精读
+订阅

编者按:

南粤热土,红色血脉生生不息;峥嵘岁月,伟大抗战精神历久弥新。

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照片记得:那些不容忘却的抗战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踊跃参与,通过珍贵照片和深情笔触,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南抗战的光辉片段。“党史精读”南方号对优秀获奖作品进行分期推送,敬请关注。

1938年5月5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亲临顺德碧江广雅中学,看望师生并发表演讲。这一重要时刻被拍成照片,刊登于广雅中学校刊《广雅呼声》第三期。照片中的叶剑英将军,身材高大,满脸笑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原始照片已遗失,但广雅中学39届校友、顺德人吴裕洪将校刊珍藏46年后,于1984年11月赠还学校,才使得这一历史瞬间得以留存。

时光回溯到1937年秋,日军飞机频繁轰炸广州,广雅中学的3000余师生被迫从广州市西郊迁至顺德县碧江,借用苏氏宗祠等地继续办学。胡福群作为学生之一,和同学们目睹了广州城遭轰炸的惨状,个个痛心疾首,对未来满是焦虑与彷徨。

据胡福群1987年回忆:“有一天,学校宣布请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前来演讲。当时学校抗日气氛高涨,对叶剑英的到来非常重视。”1938年5月5日,叶剑英将军在校长黄慎之的陪同下,从广州乘船抵达碧江。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在码头和路口夹道欢迎,胡福群和其他同学则集中在苏氏大宗祠的礼堂等候。胡福群回忆:“叶身穿浅灰色八路军制服,个子瘦高,满面笑容步入礼堂,全场掌声雷动,高呼抗日口号。讲话开始后,全场鸦雀无声,持续三个多小时。”

叶剑英的演讲从七七事变前后的国内形势讲起,提及西安事变对抗日力量统一的促进作用,还介绍了八路军的英勇事迹。在演讲过程中,叶剑英关心同学们的疲劳,提议大家坐在地上。接着,他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强调全民全军团结抗日的重要性,勉励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演讲结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抗日口号声中师生们送别叶将军。

叶剑英激情澎湃的讲话在人们心中播下了抗日的种子,师生们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深深的触动。胡福群心中的迷茫一扫而空,他写道:“一些过去死读书的同学开始关心抗战并知道自己的责任。”众多师生响应党的号召投身革命,加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一些同学主动要求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还有一些同学在广州沦陷后参加了抗日斗争;胡福群和同学们纷纷加入广雅中学的“抗先”组织,深入学校附近的西海等农村办民众识字夜校,宣传抗日主张。因为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1940年起,顺德逐步创建了以西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抗日游击基地,成为珠江纵队的策源地,在华南敌后抗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张照片见证了那段硝烟弥漫的黑暗岁月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鼓舞下,广雅师生与顺德人民一起为抗日战争勇毅前行。

南方+记者 尚黎阳

通联: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 傅倩影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