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薪火相传 红游珠光”迎国庆主题活动暨越秀东园工青妇广场启用仪式在越秀区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在越秀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越秀区珠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携手团区委、区总工会、区妇联联合主办,相关单位的职工、青年、妇女代表和辖内部分红色场馆负责人以及周边居民齐聚现场,共同见证红色文化阵地的新起航。
展演传薪火,舞台映初心
活动在越秀区清水濠小学同学们的红色舞蹈《星星之火》中拉开序幕,孩子们以充满朝气的表演,展现革命火种生生不息的力量。随后,来自工、青、妇的精彩节目轮番上场,情景宣讲《医路风华》生动再现医者治病救人的动人瞬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市正骨医院院长黄熙谋与“白衣天使天团”现身说法,诠释中医文化传承与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星海音乐学院的青年歌手献唱一曲《有我》,歌声铿锵有力,传递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广州市向秀丽巾帼志愿宣讲员李鸢,则通过故事宣讲《这,就是我的回答》,带领观众们穿越历史烟云,重温高恬波同志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信仰。最后,在歌手的带领下,全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今天的节目很精彩,很高兴在家门口再添一处红色地标,平时可以来这里休憩,也能了解更多红色革命历史。”参加活动的群众李先生说,“广场上的展示墙诉说着百年前工运、青运、妇运的历史,我觉得很有意义,今后也会更多地去周边的红色场馆走走看看。”
红色空间焕发新貌,漫行步道串珠成链
活动现场,出席嘉宾共同按下启动装置,开启了越秀东园工青妇广场的崭新一页,同时也点亮了全市首个街区红色漫行步道。广场周边坐落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团一大广场、广东省妇女解放协会旧址等红色史迹,广场集中呈现了工运、青运、妇运的历史,未来将成为开展红色教育、工青妇活动的热门地,而越秀珠光红色漫行步道则串联起珠光街辖内的中共广东区委旧址、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以及工青妇史迹点等10处红色革命遗址,并在红色场馆设置导览牌,为群众参观游览提供清晰指引,形成“一径贯通、多点联动”的红色线路。未来,这条步道将随着红色足迹,持续延长拓展到越秀辖内更多街道。
“珠光街以百年的红色文化资源为线索,以点串线,以线带面,让红色文化赋能基层文化建设。”珠光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红色漫行步道不仅是一条物理通道,更是一条连接历史与当下、融合教育与实践的传承之路。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用好用活辖区内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市民群众可亲近、可感知、可参与的街区红色学堂。”
研学+观影,红色学习入脑入心
舞台环节结束后,大家从越秀东园工青妇广场出发,沿着红色漫行步道来到团一大纪念馆,继续开展沉浸式学习,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陈及场景复原,系统了解团一大的召开背景与历史意义。随后,集中观看红色电影《横空出世》,影片中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事迹深深打动在场的所有观众。
参加活动的学生代表说:“作为一名在越秀区实习的大学生,这次活动对我而言格外有意义。它让我跳出书本,真正走进了身边的红色历史。这次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这片红色热土的了解,更让我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专业所学,融入这份薪火相传的事业中。”
据悉,自7月红色研学季启动以来,越秀区分众开展了“越秀先锋行”“越秀青春研学行”“越秀区少先队暑假红色立体研学”等系列活动,吸引党员干部、青少年和市民群众线上线下打卡达百万人次。此外,还开展了“活力越秀”“文化越秀”“幸福越秀”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在志愿服务中深化思想认同、传承红色基因。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56场,动员青少年志愿者超2800人次,总服务时长逾9000小时。
采写:南方+记者 马艺天
摄影:南方+记者 梁文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