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孩子半夜耳痛哭醒?警惕急性中耳炎!

南方+

如果孩子出现了耳朵痛,甚至在半夜被痛醒的情况,家长们可得留心了,这很有可能是急性中耳炎在作祟。清远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医师王文武提醒,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需及时重视。

为啥孩子更易中招?这两个诱因要警惕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腔受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核心原因与孩子的生理结构有关:儿童的咽鼓管(连接中耳与鼻腔的通道)更短、更平直,细菌或病毒容易从鼻腔、咽喉部侵入中耳,诱发炎症。

尤其以下两种情况,家长需特别留意:

孩子正处于感冒期间,鼻腔分泌物增多、黏膜肿胀,感染易顺着咽鼓管蔓延;

孩子游泳后出现耳痛,可能是耳道进水后引发局部感染,进而诱发中耳炎。

这些症状是信号,发现后别拖延

急性中耳炎的症状比较典型,家长可通过孩子的表现初步判断:

耳痛是核心症状:孩子可能会明确说 “耳朵疼”,部分年龄小、不会表达的孩子,会频繁用手抓耳朵、哭闹不止,尤其夜间疼痛可能加重,甚至会从睡梦中痛醒;

伴随症状需留意:可能同时出现发热(体温多为中低热,部分孩子可能高热)、听力暂时下降、耳朵流脓(若鼓膜穿孔,会有淡黄色分泌物从耳道流出),还可能伴随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

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由医生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引发听力损伤、慢性中耳炎等并发症。

暂时没法就医?这样应急处理更安全

若因特殊情况暂时无法及时带孩子就医,且孩子没有药物过敏史(尤其对喹诺酮类药物不过敏),可临时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缓解症状,使用时需注意正确方法:

用量:每次滴3滴,每日滴3-4次;

姿势:滴药后让孩子保持侧头姿势(患耳朝上)10 分钟左右,避免立即抬头或翻身,防止滴耳液流出,确保药物能充分作用于中耳腔;

疗程:一般待孩子耳痛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2 天巩固效果,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若使用2-3次后,孩子的耳痛症状没有减轻,甚至出现疼痛加重、发热持续不退、耳朵流脓增多等情况,务必立即停止自行用药,尽快带孩子就医,由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孩子的耳部健康不容忽视,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听力与健康。如果家长还有其他疑问,可随时到医院咨询专业医师。

策划:刘秋宜 张丽

执行:姚钊业 何京鸿 彭可明 黄剑琴 江绮雯 陈之瑜 邓文燕

出品:清远市人民医院 南方日报清远新闻部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符如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