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广东医护坚守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9月23日晚,超强台风“桦加沙”越来越近,全省包括广州在内的16个城市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五停”之下,医院产科如往常一样忙碌,为新生命的到来保驾护航。
9月24日一早,广州已是风雨交加。
家住广州荔湾区、孕40周+2的黄女士从8点多开始阵痛,越来越密集的疼痛让她意识到自己“要生了”。可是,该怎么去医院?医护人员是否还在岗?
当预产期遇上台风天,产妇与家人的焦虑情绪也越发明显。
同样的焦虑,也困扰着其他待产家庭。张女士孕36+2周且怀有双胎,情况紧急需尽快剖宫产,要办理转院、救护车转送。但台风天之下,这一切多了一份不确定。
这份焦虑情绪,在医护人员的守护下逐渐消散。
为了守护孕产妇与新生儿,广东医院的妇产科、新生儿科全部正常运行,不少医护在9月23日晚留守医院,以保证按时到岗。
9月24日一早,救护车一路呼啸,把即将临产的黄女士送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没想到120救护车不到10分钟就到家里了,到达医院也很快。”到医院后,黄女士的先生才放下揪着的心。现在,一家人都在等待着宝宝的出生。
“到今天中午12点,医院产房新转入2名产妇,目前待产的产妇13名。”广医三院妇产房助产士沈健说,医院产科的守护24小时不间断。
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双胞胎妈妈”张女士的转诊接收流程迅速启动,术前准备工作同步展开。
手术室内,无影灯亮起,产科团队全神贯注开展。随着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等候区的家属终于松了口气。24个小时里,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有12位产妇顺利分娩,诞下13个健康可爱的新生儿。
超强台风来袭,很多工作岗位都按下“暂停键”,但分娩不能等,救治生命不能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生为心脏病合并妊娠、臀位产妇进行剖宫产,2个宝宝顺利出生,医护人员也称其为“追风宝宝”。
珠海市部分地区处于“桦加沙”12级风圈中,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开通孕产妇绿色通道,接诊孕产妇免费入院安置,为特殊时期的新生命搭建“避风港”。截至24日上午7时,医院相继迎来6名新生儿。
另一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产科,也有9个新生儿诞生。
“遇到台风天很焦虑,但医护人员说‘下刀子’都会把我接到医院来,很安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产科里,黄女士的宝宝也顺利出生。她说,宝宝出生时遇到了大风大浪,以后一定会顺风顺水。
9月24日18时起,广州全市解除“五停”。医院里忙碌照常,更多新生命即将到来。
采写:南方+记者 刘汉能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通讯员 白恬 宗世琪 刘文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