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北京香山论坛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安全路径

国防瞭望
+订阅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已于昨天开幕,将持续至19日。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

当世界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交织叠加,全球安全治理迫切需要新的价值坐标与实践框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特约评论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潘新毛认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创办于2006年的北京香山论坛历经十多年发展,已成为将这一倡议从理念转化为制度、从愿景落地为行动的关键平台。

十多年来,北京香山论坛参会代表从十余国扩展至10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议题从传统军事安全延伸至人工智能安全、太空治理、深海与极地资源开发、供应链安全等新兴领域,并实现了从“二轨对话”向“一轨半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潘新毛认为,论坛的发展探索,正是将全球安全倡议转化为可持续治理的生动实践。其核心价值在于以多元共识对冲阵营分裂,以规则创新矫正治理失序,以公共产品填补体系真空,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注入“东方智慧”。

“执大象,天下往。”潘新毛认为,在世界因阵营对抗、叙事分歧、供应链割裂而陷入分裂风险的当下,北京香山论坛提供了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安全路径:安全不是零和博弈的“排他品”,而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品”;国际领导力不是“拳头大小”决定的霸权,而是“成果惠及范围”定义的责任。在他看来,论坛未来若能进一步推动“‘共识文件’向‘开放签署条约’升级”等工作,将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南方+记者 祁雷

编辑 宋佳宁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