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点赞,“债贷组合”如何助力重大项目建设?

经济粤评
+订阅

9月17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湛江北站调研时,对该项目“债贷组合”创新融资模式给予肯定,强调要积极推广“专项债+金融贷”组合,以政府投资更好撬动民间投资,拓宽重大项目融资渠道,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湛江北站项目现场。

湛江北站项目现场。

何为“债贷组合”?

湛江北站是广湛高铁沿线粤西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上个月项目迎来重大融资突破,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25亿元授信额度成功落地。由此,湛江北站项目成为湛江首个采用“债贷组合”融资模式的重大项目。

具体来说,在湛江北站项目融资组合中,既有专项债、又有来自政策性银行的长期贷款——湛江市财政局统筹各类财政性资金投入39.8亿元,其中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2.8亿元;国开行广东省分行提供25亿元政策性金融支持。

在操作层面,“债贷组合”模式可概述为“债为基、贷为翼”,就是把财政“真金白银”的专项债券和政策性贷款“长期稳定”的资金优势紧密结合,财政资金先行注入、为项目增信,进而撬动大规模低成本贷款投入。

“债贷组合”有何优势?

湛江市财政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最大的变化在于“过去是项目等钱,现在是钱等项目”。

众所周知,重大项目尤其是交通基建项目,资金需求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对资金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以湛江北站项目为例,其总投资高达82.43亿元,单一筹资方式可能捉襟见肘,出现“前期有钱、后期缺口”的困境。

“在专项债融资基础上引入政策性贷款,可以帮助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开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性贷款期限可长至40年,放款高效、资金随用随到,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稳定保障,确保工程不因资金掣肘而延误工期。

综合来看,“债贷组合”展现出三个明显优势:一是融资渠道更宽,资金来源多元化;二是资金供给更稳,长期贷款保障后劲充足;三是机制更优,既能缓解财政压力,又能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融资范式。

因何推广“债贷组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明确要求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王伟中在上个月的省政府全体会议上也要求,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强化“专项债+金融贷”组合,以政府投资更好撬动民间投资。

对地方政府而言,“债贷组合”融资模式可有效释放出宝贵的专项债资源,同时通过对项目融资收益平衡情况进行科学安排,实现市场化融资落地。

这为全省重大项目融资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路径。由专项债打下“底子”,政策性贷款接续跟进、持续输血。两者叠加,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金融资源源源不断,让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链更稳、融资效率更高。

南方+记者 唐柳雯 李凤祥 陈思亮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