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不堵、开放夜诊、送医下乡……广中医一院解决患者看病难题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提起去大医院看病,不少人都有过相似的经历:早高峰堵在医院门口找不到停车位,上班期间想看病得专门请假,遇到复杂病症还得跑好几个科室……最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广中医一院”)用了不少实在办法,把这些困扰患者的事情一一理顺。

广中医一院三伏天灸现场,医生为市民贴灸。

广中医一院三伏天灸现场,医生为市民贴灸。

午间、夜间门诊服务群众超2.2万人次

“以前医院车位十分紧张,院外辅道一大早就会排长龙,复诊只能选择绕路停车步行或者坐公交车来。”早上9时,市民张先生载着行动不便的父亲驶入院内停车场,直达门诊。与往常不一样,最近该院的停车位多了起来。

就医体验的“堵点”,正是改革的“靶点”。针对“患者停车难”这一问题,广中医一院盘活院内车位160个,同时借周边地铁开通契机,鼓励职工绿色出行。现在,医院采用“市场标准收费+职工夜间停车优惠”价格杠杆政策,白天将全院约700个车位优先提供给患者。

此外,医院加强大门口交通管理,重点疏导落客车辆,周平均车流量达2500辆次,交通拥堵问题显著减轻,患者就医更便捷。

“白天没时间,小病一拖再拖。”针对白天忙于工作无暇就医的患者,广中医一院先是开通午间门诊,又在今年3月起,面向群众多发病、常见病与疑难重症,开设内科、儿科、妇科、产科、肿瘤科、中医特色治疗门诊(推拿、针灸)等14个夜间专科门诊,并保障收费、发药及各项检查服务夜间“不打烊”,切实满足上班人群、学生等各类患者的就医需求。

目前,广中医一院午、夜间门诊服务群众已经超2.2万人次。

针对就医流程繁琐的痛点,广中医一院系统推广智慧中医院“一码通”诊疗服务。患者通过手机就能实现线上建档、预约挂号、线上报到、医保定点、缴费、预约检查、药品配送到家等。另外,今年该院推出的“一号管三天”已服务超8000人次。

在由广中医一院等单位主办的2025中医药养生志愿服务夜市活动中,护士为市民提供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体验。

在由广中医一院等单位主办的2025中医药养生志愿服务夜市活动中,护士为市民提供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体验。

创建32个专病多学科诊疗模式团队

对于复杂病症患者而言,最头疼的莫过于奔波求诊多个科室。

70岁的王伯去年查出肺鳞癌后持续接受化疗,半年前突然咯血查出双肺炎症,加上既往血压、房颤、心衰状况,情况不容乐观,且本人及家属十分抵触手术。在广中医一院MDT门诊中,肿瘤科、放疗科、呼吸科、心血管科专家合力制定保守治疗与中医药抗癌方案,患者至今情况良好。

广中医一院已创建32个专病多学科诊疗模式创新团队,涵盖肺癌、糖尿病足、乳腺癌、胆道癌等多种复杂专病,实现“一科住院,多科治疗”。同时,医院肺癌、辅助生殖及不孕不育、重症肌无力、间质性肺病、鼾症、肺结节、眩晕病、淋巴瘤、胃肠肿瘤等18个专科多学科诊疗门诊陆续开设。

今年以来,该院多学科会诊服务近540例疑难重症患者。

除此之外,广中医一院还把健康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今年上半年,医院派出9名年轻党员医生到基层对口帮扶,在乡镇医院坐诊、带教,帮当地医生提升技术。

至今,该院与省内外273家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合作关系,基本实现广东省县级中医院全覆盖。并举办12期中医医院临床能力提升培训班,增强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累计开展“线上科普+线下义诊”超400场,服务群众超340万人次。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群众的感受最真切。”广中医一院党委书记邝卫红表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医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从“看病难”到“便捷享”,从“被动治”到“主动防”,医院以中医药智慧破解民生难题。

南方+记者 刘汉能

编辑 王露纯 彭正子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