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10分钟!广州120远程指导救回噎食昏迷老人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她有呼吸了!”9月4日晚8时10分许,广州荔湾区花地湾一户居民家中,因食物呛噎陷入昏迷、呼吸骤停的张婆婆,在广州120调度员的远程指导下成功恢复呼吸,并在送医后取出堵塞气道的肉块,转危为安。

当晚,张婆婆用餐时突发食物呛噎。家属第一时间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未能缓解,便拨打广州120求助。首接调度员黄雨晴在63秒内完成信息核实并立即调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下称“脑科医院”)救护车。院方急诊科团队仅用57秒就完成出车准备。

与此同时,调度员梁咏琳多次回拨家属电话,却连续5次未接通。就在她焦急之际,家属再次致电催促,另一位调度员麦家淇接线,敏锐察觉到现场的慌乱与信息混乱,果断介入指导。

为了让出车医生掌握一线病情,麦家淇第一时间将电话转接至救护车车载终端。然而,家属反馈的消息令人揪心:老人已无法吐出异物,呼吸彻底停止。

“脑科医院,你们加速赶往现场,我来指导家属急救!”医生提及的心肺复苏术、平卧位海姆立克法让患者家属一时手足无措。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麦家淇立即用通俗的语言拆解专业操作。

“让她平躺在地板上,拿掉她头下面的所有东西。”“把你的一只手的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上,也就是两个乳头连线的正中间,把你的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这只手的手背上。”

在确认动作正确后,她果断下达指令:“快速用力按压30次,每秒至少2次,向下按压5厘米,两次按压之间要让她的胸部完全回弹,按压时大声数出来。”

第一轮胸外按压结束,麦家淇紧接着指导人工呼吸。话音刚落,电话那头传来惊喜:“可以了!她口吐白沫了!”

但麦家淇并未放松,立即提醒:“先清理呕吐物,把老人头偏向一侧,别堵住呼吸道。”

很快,家属再次反馈:“她开始吐食物了,嘴唇不紫了,在慢慢变红!”

“有呼吸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麦家淇仍保持警惕,追问细节并发现仍有较大食物堵塞,老人呼吸急促,随时可能中断。她持续指导家属监测呼吸,并全程保持通话,直到救护车抵达。

急救人员到场后立即处置,将张婆婆送至脑科医院急诊。经纤支镜操作,从声门处取出一块3×4厘米的肉块。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已拔除气管插管,转入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提醒,气道异物梗阻的典型表现包括突然无法说话、呼吸或咳嗽,或用手呈“V”字捂住颈部。此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站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神志清醒、可站立者):救助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抱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挤压,每秒1次,直至异物排出。

仰卧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昏迷者):患者平卧,救助者面向患者骑跨髋部或分腿跪于两侧;双手叠放,下方手掌根部置于患者剑突下、脐上腹部;向患者上腹部快速施加向前下方的挤压,压后立即放松,重复操作至异物排出。

若患者心搏停止: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穗卫健宣

编辑 卓佩仪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