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合唱方阵,有咱广宁小伙

广宁发布
+订阅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暖场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40所首都高校3000名学生组成的广场合唱团,与军乐团共同演绎了《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多首抗战经典曲目,其中一位合唱团成员是咱广宁小伙王政之

当天上午9:00,王政之的父母、祖父和几位亲友早早就守候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纪念大会和阅兵式直播,当直播画面切换到广场合唱团时,王政之的父亲王建清攥紧了手中的国旗,眼神快速掠过屏幕里密密麻麻的身影,他试图在这3000人的合唱队伍里,寻找到儿子的身影。

在直播画面里,3000名合唱队员统一身着天蓝色衬衫搭配白色长裤,整齐排列成规整的方阵,像一片澄澈的海洋。在外人眼里,这队伍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就在直播镜头快速掠过全场的瞬间,政之的父母几乎同一时间,精准地指向队伍里的一个人,兴奋地喊道“在那儿!是政之!”,那辨认的速度,就好像他们的儿子在人群里自己发着光似的。

▲王政之在活动现场

王政之是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大二学生。今年暑假,他给家里打电话称“学校有任务,暑假不回家”,父母并未多问,只是反复叮嘱他照顾好自己。直到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消息传来,家人才恍然大悟,儿子口中的“任务”是一份光荣使命。

政之的母亲叶少梅回忆道,孩子从小就独立乖巧,对乐器有着特殊的热爱。高中时,老师发现他声线条件出众,建议他专攻男高音,他便全心投入其中。自从选择艺考道路后,就为音乐梦想不懈努力,从未让家人操心。

暑假期间,政之参加集训时,多次通过视频电话联系家人。妈妈注意到他被晒黑的脸庞,甚至有一次明显晒伤,心里暗自心疼。可政之总是笑着说:“在学校集训特别开心,一点都不辛苦!

▲王政之(右二)与学校师生在天安门广场合影

这次阅兵合唱团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40所首都高校通过严格程序选拔组成。当时正读大一的王政之经过层层考核,从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3000人合唱团的一员。

在中国人民大学等场地进行集中排练期间,指导老师仔细纠正成员的身姿和表情,通过反复排练达到声情并茂、整齐划一的演唱效果,让他们不仅熟练掌握演唱技巧,还深入理解每首曲目的历史内涵。

经过数月的严格训练,这群青年学子最终站在了举世瞩目的阅兵仪式现场,用嘹亮的歌声唱响对祖国的热爱,用青春的热情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3000名青年学子以歌声串联历史与当下,用激昂旋律诠释了抗战精神的代际传承。

广宁小伙王政之的故事,正是这一宏大叙事中的温情注脚——从中央音乐学院的追梦少年到天安门广场的合唱团员,他的坚持与家人的守望,共同勾勒出青年一代的家国担当。

当父母在直播画面中精准捕捉到他的身影时,那不仅是亲情的默契,更是一个家庭对民族记忆的集体致敬。音乐与历史的共鸣,个人与时代的交融,在此刻化作最生动的传承:烽火岁月中的民族精神,正由新时代青年以青春之声续写华章

部分图片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编辑:梁   靖

一审:梁   靖

二审:邵丹丹

三审:骆翠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