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向善力量!广东每年超2000万人次参与慈善活动

广东民政头条
+订阅

全省慈善组织达2012家,其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258家;设立社区慈善基金3445个,累计筹集善款超3.4亿元;建成慈善超市示范点225家,服务困难人群超143万人次;设立“慈善月”“慈善万人行”等一批慈善品牌,全省慈善活动年均参与人数超2000万人次……一组组数字,见证着广东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

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近年来,广东民政系统推进慈善领域立法工作,实施“阳光慈善”工程,持续扩大慈善规模,落实各项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慈善事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保障和改善民生、参与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广州举办慈善义卖益趣嘉年华进校园活动。

广州举办慈善义卖益趣嘉年华进校园活动。

慈善信托财产规模达17.88亿元

一个书包、一套文具、一副球拍……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是不少农村留守儿童梦想的礼物。在广东省百家社会组织走近留守和困境儿童“牵手行动”中,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力量走进广东多地,点亮孩子们的微心愿。

慈善事业发展,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支持。广东探索培育社区慈善主体的实现路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着力构建慈善主体多元化、参与渠道便民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制度政策体系化的“大慈善”工作体系。

佛山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参与“爱满佛山 向善之城”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巡游活动。

佛山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参与“爱满佛山 向善之城”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巡游活动。

为实现慈善帮扶资源供需精准对接,广东搭建省、市、县三级慈善帮扶资源供给信息台账,动员、引导超1000个慈善项目参与慈善帮扶,精准链接到最需要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升慈善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慈善信托是实现慈善目的的重要途径。广东将发展慈善信托纳入推动“金融慈善”创新改革的重要措施,强化慈善信托制度保障与规范管理,推动各地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和规模不断取得突破。慈善信托覆盖救助、教育、环境保护、卫生健康等方面。目前,广东慈善信托备案178单,财产规模达17.88亿元。

结合地方特色打造慈善品牌

每年6月30日前后,广东各地都会举行“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动员爱心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该活动已连续举办15届,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公益慈善品牌。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近年来,广东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慈善品牌体系,结合“中华慈善日”及地方特色,运用全媒体传播渠道,弘扬慈善文化,打造了“慈善月”“慈善万人行”等一批慈善品牌,每年全省超2000万人次参与慈善活动,营造了人人向善的慈善氛围。

清远市民政综合服务指导中心举办民政公益集市,为老人提供义诊服务,宣传民政惠民政策。

清远市民政综合服务指导中心举办民政公益集市,为老人提供义诊服务,宣传民政惠民政策。

其中,广州打造“社工+慈善”品牌服务项目,持续实施“善暖羊城——广州市社区慈善助力民生微实事活动”,动员社区商户、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共建;东莞通过“民生大莞家”项目实现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引导慈善资源向村(社区)倾斜;中山打造“博爱100”公益创投,动员全民参与。

指尖轻点,爱心传递。广东还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慈善服务生态,整合社会资源,打造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创新“慈善+社工+志愿服务”“慈善+救助”等模式,促进慈善资源向基层延伸。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慈善综合体,市民在这里购买商品等于直接做慈善。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慈善综合体,市民在这里购买商品等于直接做慈善。

走村入户、主动发现救助需求、精准落实救助政策、高效对接慈善资源、精细开展专业服务……广东推动“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优化升级,实现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提升兜底民生服务水平。

“双百”社工把链接到的电动站立床送到老人家中,现场协助安装。

“双百”社工把链接到的电动站立床送到老人家中,现场协助安装。

目前,全省建成1631个社会工作服务站、9218个社会工作服务点,约3万名“双百”社工累计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超3280万人次,链接社会慈善资源价值约3.8亿元。

南方+记者 汪祥波

通讯员 叶金鑫 许雅婷

编辑 卓佩仪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