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连续三日下挫,发生了什么?

289财经热点
+订阅

9月4日,A股连续前两日的跌势,三大股指低开低走,震荡下行,沪指一度重挫2.3%。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765.88,跌1.25%;深证成指报12118.7,跌2.83%;创业板指报2776.63,跌4.25%。

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是下跌重灾区,芯片龙头寒武纪当日最大跌幅15.87%,股价一度跌破1200元/股。超3000个股下跌,45只个股跌停,多为科技股。86%的科创板股票下跌。

事实上,自9月以来,A股行情大变——沪指短短三日一度狂泻200点,作为风向标的“寒王”在“茅台魔咒”中偃旗息鼓,气势如虹的科技板块领跌,A股究竟发生了什么?本轮“牛市”结束了吗?

科技板块回调,消费板块崛起

经过前两日的下跌,股民期待的“翻盘”未出现。今日开盘,三大股指仍旧低开,且震荡下行,在盘中重挫后,收盘时有所收窄。指数全线下跌,北证50跌幅0.8%,科创50跌幅超6%。

从交易量看,今日两市成交额2.54万亿元,仍然保持较高的活跃度。但行情出现较大的分化,2297家上涨,2990家下跌。

CPO、AI硬件、算力等前期涨幅高的科技板块成为今天的重灾区,不仅“寒王”大跌,“易中天”——新易盛跌15.58%,中际旭创跌13.39%,天孚通信跌15.42%。此外,券商、白酒等板块下跌。

与此同时,电池、光伏等能源类板块承接资金领涨,天宏锂业、力佳科技大涨30%。此外,消费崛起,旅游、商业百货、食品饮料、美容护理、服饰、农牧等板块涨势较好,岭南控股、瑞普食品、安记食品等个股涨停。防御型的银行板块午后走强,农行大涨超5%。

自9月2日以来,大盘连续三日大跌,亏钱效应明显。在多位专业人士看来,由于市场前期涨幅较快,尤其在7月、8月的快速拉升后,短期内积累了较强的技术性回调压力,A股在9月迎来调整期。

事实上,有不少专业人士曾在“两融”等杠杆资金创新高时,提醒投资者注意回调风险。“杠杆资金入场让市场涨得快,跌得急”,一位资深私募指出,这是“资金市”的典型特征。

他分析A股回调下挫的原因:从内部看,获利资金的结利离场是大跌的原因,主力资金9月2日、3日大幅撤离净卖出超2600亿元。从外部看,美国关税政策、美联储降息的不确定性也在牵动市场神经,外资受部分地区地缘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回流等。

调整尚未结束,但不改未来上行趋势

“从板块看,科技赛道短期内涨幅巨大,通信行业单月涨幅超过35%,预计短期仍然面临一定的回吐压力,指数进入震荡状况。”在上述私募人士看来,本轮调整尚未结束,持续到九月中旬的可能性较大,投资者仍需要警惕短期获利回吐与风格切换带来的波动。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尽管市场短期内调整,他不改“长牛行情”的判断。“与历史数据对比,整体市场远未到估值泡沫阶段,沪深300的市盈率大概为14倍,中证A500指数的市盈率也就15倍左右,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A股中长期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他指出。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从外部环境而言,美国经济已进入下行周期,美联储或将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重新开启降息,外部环境对A股有利。从内部形势看,下半年增量政策或将择机出台,同时,人工智能产业趋势显著,后续产业进展能否持续兑现甚至超越当前市场预期,也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副教授陈梓麟认为,市场在多重支撑下具备上行动能,但影响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包括政策落地节奏与效果、企业盈利修复进程、增量资金持续性、市场内部结构平衡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

南方+记者  张艳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