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汕头市博物馆内迎来一群特殊的访客——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30名学生手持纸笔,在汕头市聿怀中学教师辛璇娜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堂以“烽火侨批家国情”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汕头的学生们通过参观侨批档案专题展,从这些泛黄的侨批信笺和质朴的文字,触摸到一段跨越山海的家国记忆。
“同学们请看,这是新加坡华侨陈集轩1939年得知汕头沦陷后,在侨批中写道‘日日夜夜无不一日忧虑……日不思食、夜不思眠,肚内如刀割’,体现了他关心汕头局势以及家人安危,持续不断反哺家乡,想方设法为家人寄送批款的赤子深情。”侨批展柜前,在辛璇娜的讲解之下,学生们屏息凝神,不时记下笔记,华侨忧国思亲之情令现场学生无不动容。
课堂上,同学们分组化身“小小讲解员”,在博物馆中寻找特定侨批,讲述背后的血泪故事。“邮路不通怎么办?”“抗战年代海外华侨能为祖国做何贡献?”面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展开头脑风暴,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在互动活动中深入重温侨批中的抗战记忆。
“每封侨批都凝聚着华侨对家人的担当,成为世界记忆遗产,这是对这份跨越山海的责任和深情。”外马三小学生刘晓柔在分享中动情地说。学生林冬悦则表示,“今天思政课的形式让我学习到更多内容,特别是分组活动让我们更加团结。我要努力学习,不忘历史,继续开创新的未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由课堂到展馆,由理论到实践,汕头的大思政课正由学校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辛璇娜表示,行走的思政课,就是带学生走出课堂,今天来到汕头市博物馆,深入一手侨批资料,一路寻觅潮汕先人抗日战争的往事,让学生能够感悟到烽火岁月的潮人精神。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要守正创新办好‘大思政课’”,汕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开展2025年汕头市“鮀城大思政”活动,包括举行校园课堂思政课、行走思政课和影视思政课等,截至8月底已开展近100场活动。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蔡沚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