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期A股财报披露落下帷幕,深圳424家按期披露数据的A股公司呈现“整体修复、行业分化”的盈利格局。
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分析,A股深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850.41亿元,同比下滑0.2%,占全国5425家A股公司总净利(29938.74亿元)的9.5%,而全国A股公司同期净利同比下跌2.6%,深圳企业盈利韧性凸显。更引人关注的是,金融龙头招商银行以749.30亿元净利蝉联“最赚钱A股深企”,房地产龙头万科A却以119.47亿元净亏损成为同期亏损王,行业间盈利差距显著。
从整体盈利态势看,A股深企盈利修复趋势明确。2025年上半年,424家公司中有229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这一数字较2022年同期的226家、2023年同期的219家稳步提升,越来越多深圳企业摆脱盈利压力,逐步回归增长轨道。
盈利头部阵营中,金融企业持续领跑。2025年中期A股深企归母净利润前十名单显示,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平安银行、比亚迪、中信证券、工业富联、立讯精密、中国广核、顺丰控股、国信证券分列前位。其中,招商银行与中国平安的盈利规模遥遥领先,前者净利749.30亿元,后者680.47亿元,二者之和占深圳424家A股公司同期净利总量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自2021年中期起取代中国平安,成为深圳最赚钱的A股公司,过去5年其销售净利率从36.53%稳步攀升至44.36%,盈利质量持续优化。
制造业龙头比亚迪则上演“逆袭”好戏。2021-2024年中期,比亚迪在A股深企净利排名中从28位逐步跃升至4位,2025年中期继续稳居第四,且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3.79%,与第三名平安银行的差距正不断缩小,成为前十中唯一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制造业企业。此前常年跻身前十的迈瑞医疗,因本期净利下滑60%遗憾跌出榜单,国信证券则新晋上榜。
与盈利龙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地产企业成为拖累整体盈利的主要力量。2025年中期A股深企归母净利润亏损前十中,万科A、金地集团、华侨城A三家地产公司包揽亏损前三,分别净亏119.47亿元、37.01亿元、28.68亿元,三者合计亏损超185亿元。
回溯历史,2020年时A股深企净利前十中还包含万科A、华侨城A、招商蛇口、金地集团4家深圳房企,行业地位突出;但2022年华侨城A净亏109.05亿元,2024年万科A净亏494.78亿元,均曾成为当期深圳A股“亏损王”,行业盈利持续承压。
从行业整体看,深圳房企的盈利下滑态势已持续多年。数据显示,17家深圳A股房企的归母净利润在深圳A股公司总净利中的占比,曾在2018年攀升至19.03%,2019年中期盈利规模最高达848.09亿元;但2025年中期,这17家房企合计净亏损161.44亿元,占深圳A股公司总净利的比重降至-5.66%,对整体盈利形成显著负贡献。
此外,部分企业面临净利大幅下滑压力。2025年中期A股深企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前十,分别为深水海纳、*ST建艺、光峰科技、长亮科技、达实智能、ST长园、震有科技、明微电子、ST赛为、海目星。其中,深水海纳以5290.59%的下滑幅度居首,主要因营业收入减少及延迟支付供应商款项计提违约金;*ST建艺、光峰科技、长亮科技等企业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净利下滑,经营挑战较大。
撰文/制图:南方+记者 李荣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