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捉出来了,感觉轻松多了!”近日,29岁的湖南小伙李正(化名)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出院,回想起寄生虫在大脑“乱爬”的经历,仍后怕不已。他没料到,此前频繁视野闪光不是“飞蚊症”,而是寄生虫引发的癫痫,而这竟与多年前生吞蛇胆有关。
眼前频现“幻灯片”
去年4月,李正首次发现左眼下方闪过“马赛克”样亮光,此后不仅频繁出现,劳累时眼前还会闪现过往画面,像“幻灯片”般循环,左侧视野也逐渐缩小,视野缺失近五分之一。他以为是“飞蚊症”,便到医院眼科就诊。
眼睛未见异常,但头部检查却发现他大脑右侧有异常占位。辗转几家医院,病灶性质始终没搞清楚。当时除了视野差些,对日常工作生活影响不大,李正决定暂不做手术。
然而今年7月底,李正在开车时突然失去意识,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抽搐,癫痫发作。为寻求进一步诊疗,他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该院神经外八科二区副主任陈俊喜和主治医师王艮波接诊后,对比患者历次头部影像发现,病灶不仅位置移动,还呈现“隧道征”,高度指向脑裂头蚴病。后续血清检查结果也提示裂头蚴抗体阳性。
手术“活捉”18cm虫子
“除近期的癫痫大发作,患者此前频繁出现视野闪光、画面感,也是癫痫发作引起的。”陈俊喜解释,从影像来看,虫体已从大脑深部爬至表层,正是手术取出的好时机。很快,他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裂头蚴捉取手术,成功取出一条长约18cm的活虫。
据李正回忆,前些年偶尔在野外抓到蛇,都会直接开膛破肚取蛇胆生吞,“吃过三四次,以为蛇胆对身体有好处,没想到可能有寄生虫。”
“裂头蚴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陈俊喜介绍,一是食用未煮熟的含有裂头蚴的蛇、蛙、鳝鱼等,或饮用被剑水蚤污染的生水;二是使用生蛙肉、蛇肉等敷贴伤口、眼、口等部位,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
裂头蚴进入人体后可在各器官组织中寄生、游走和生长,一旦侵入大脑,会引发癫痫发作、肢体无力、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影响神经功能。
陈俊喜提醒,预防裂头蚴感染要牢记“三不”,即不吃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不要饮用生水,不要轻信偏方用生肉外贴伤口,从源头避免感染风险。
南方+记者 刘汉能
通讯员 张小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