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在空荡的教室里,喷雾机的轰鸣声回荡于操场,钩机和铲车正在运动场上清理杂物……
2025年秋季开学在即,8月30日至31日,湛江市全市学校统一开展卫生清理与环境消杀行动。各地各校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紧抓学生返校前的关键窗口期,全面清理垃圾和积水,实现室内外环境彻底消杀,大幅降低蚊媒密度,切实保障开学安全。
8月30日,小南走访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湛江市第七中学及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实地直击校园消杀一线。
专业消杀,全覆盖无死角
在湛江市第七中学操场,消毒烟雾弥漫,身着防护服、面戴口罩的工作人员手持专业喷雾器,分区域有序进行消杀作业。该校自8月1日起就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开展蚊虫专项防治,并对校内消杀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工作人员对教室、走廊、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展开地毯式药物喷洒,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我们坚持‘先清理、后消杀’,绝不留下任何死角。”湛江市第七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绿化区域内,工作人员修剪过密灌木、清除杂草堆,并实施药物处理,从源头削减蚊虫栖息环境。运动场、垃圾收集点、卫生间等公共区域也接受了高强度消杀。工作人员还细心翻转闲置轮胎和桶罐,杜绝积水孳生蚊虫。
这一场景是全市学校协同开展消杀行动的缩影。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共组建3227支消杀队伍,投入9900人次参与作业。自8月11日以来,累计排查整治孳生地493.54平方公里,清理垃圾杂物1872.79吨,完成消杀面积432.08平方公里。市教育局联合市疾控中心组织开展2场全市蚊媒防控技术培训,覆盖中小学及幼儿园,线上线下参训人员超过6000人。
“今天来学校报到,感觉校园特别干净,空气很清新,看不到积水和蚊子。”湛江市第七中学一名初一学生说。
全力清运,根除蚊媒孳生环境
在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金属碰撞声不绝于耳,钩机的机械臂高高扬起,将枯枝杂木逐一装车。一旁,党员和志愿者正俯身挥动扫帚,进行精细化清扫,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
8月以来,该校重点对校内及岭南师范学院大运动场等隐患区域开展清理整治,调用钩机、铲车、运输车等多种设备,完成大运动场、电动车库、宿舍楼顶等区域的全面清理与消杀。“开学后,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常态化防控,从严落实各项措施,建立健全防蚊灭蚊长效机制。”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湛江卫生学校同样一派繁忙景象。党员与志愿者全力投入环境清洁,“最近雨水多,我们提高了清扫频率,特别加强积水清理。”大家一边协作清扫积水一边介绍。
8月份以来,该校累计清理两个校区内垃圾堆积点、积水容器、阴沟冷巷、楼顶菜地和灌木丛等1000多处,出动垃圾车115车次,清运垃圾326吨,彻底铲除蚊媒孳生环境。“学校每日安排25台超低容量喷雾器,分早晚两个时段,对全校所有区域进行两次全覆盖消杀,”该校负责人表示,“全力保障开学前校园环境安全整洁。”
科学监测,数据反映防控实效
在湛江市第七中学的树荫下,校方负责人轻拿起一只诱蚊装置,仔细检视后欣慰地表示:“看,里面一只蚊子都没有。”校园内共布设63个此类装置,实时监测蚊虫密度变动。监测数据显示,除一处发现一只蚊子外,其余点位均未监测到蚊虫,显示出校园蚊控的显著成效。
湛江卫生学校也在持续推进环境整治。清理杂草、修剪灌丛、药物喷洒……八月以来,多项治理措施依次展开。成蚊智能监测仪器显示,校内目前已无伊蚊、无库蚊,实现蚊媒暂时“清零”,印证了近期高强度、精细化防控的工作成效。
“学校已提前储备充足的消毒用品、洗手液、电蚊拍、驱蚊水、蚊香、蚊帐及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湛江市卫生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返校前,将全面摸排师生健康状况。”
“我们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时掌握全市各校联防联控进展,”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强调,“通过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问题点位、学生宿舍、卫生死角等重点区域实施全覆盖监控,坚决确保防控无盲区、无漏洞。”
文字:南方+记者 林日清 通讯员 支宏超
摄影:龚钰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