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子
近日,一段监控视频刷屏全网:画面中,一年轻小伙拉着行李箱在饭店门口徘徊许久,待店内客人渐少终鼓足勇气点了一份“2号餐”,老板娘便默契地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就餐完毕后,小伙的深深一躬感动众人。
小伙口中的“2号餐”,即店主向暂时生活困难者提供的免费爱心餐。“2号餐”“八迎汤粉”“A套餐”“单人套餐”……在广州的不少街头,各式各样的点餐“暗号”传递着同一个朴素心意——“你吃饭,我买单”。走进这些店铺,其装潢或许不够精美,饭菜或许足够“家常”,但那份“我懂你”却弥足珍贵——“如果你在广州找工作,生活暂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跟我们的店员说:‘要个2号餐’,不用不好意思,吃完直接走就行,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
有人说:“慈善的最高原则,是保护受捐者的尊严。”
细细品,无论是鲜少听说的“2号餐”“八迎汤粉”,还是更多人耳熟能详的“A套餐”“单人套餐”,这些“暗号”看起来与普通餐品如出一辙,却能达到减轻生活困难者的心理压力这一神奇效果。当被问及为什么命名为“2号餐”时,店主的一句话同样让人鼻头一酸:“2”也是“爱”的谐音。小膳里藏大爱、有体面,这份别有巧思的创意,暖胃更暖心。
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暗号餐”何以出现?又为何不断上演“接力赛”?引用大家口口相传的一句话——“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
比如,推出“2号餐”的店主也曾经历过囊中羞涩、举步维艰的日子:初到大城市兜里只有几十块钱,是一位同乡商户请吃饭,帮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此刻,“淋过雨”的人“有了伞”,正竭尽所能帮助“曾经的自己”。犹记得一家“暗号餐”门口的招牌写道:“希望你以后有能力了,也要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用善良回馈善良,用真情传递真情,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份爱的循环必将持续“扩围”,温暖更多暂处困境的人。
当然,在给“暗号餐”点赞的同时,我们的耳边不时响起这样的声音——会不会有人吃“霸王餐”。毕竟,参与爱心接力的店铺大多是小本生意,禁不起“羊毛党”占便宜。
客观讲,完全杜绝“不自觉的”食客既不现实,也无可能。既如此,那是不是就要“辖制”爱心?一位“暗号餐”店主的话令人动容:“不管对方看起来是不是真的生活很困难,只要你说‘单人套餐’我就给,我们不在乎多出几碗面。”所幸,我们看到了不错的结果:据爱心餐店主讲述,“2号餐”很少出现“回头客”。
人间“烟火气”也能是公益。在此,感谢那些温暖一座城的好心店主,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帮助那些身处困境者走出泥潭、重拾再出发的勇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