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光脚踩到死鱼,6岁男孩脚部严重感染进ICU!医生提醒→

四会发布
+订阅

在海边沙滩玩耍时

不少人会脱掉鞋子

享受光脚踏浪的感觉

然而

这种行为背后暗藏着风险

近日

一名6岁的男孩在海边玩耍时

就因光脚踩到一条死鱼

而进了ICU

近日,王女士带着6岁的儿子童童(化名)在福建厦门旅游,孩子光脚在沙滩上玩耍时,不慎踩到一条死鱼,鱼鳍扎破了童童的脚

起初,父母对这个小伤口并不在意,仅做了简单的清理。次日,童童的脚出现刺痛的症状,伴随着呕吐、高烧等反应,于是他们赶忙带着童童前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医。

听过童童父母的描述,接诊医生便高度警惕,“这很有可能是感染创伤弧菌导致的。”医院赶忙对童童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最终童童伤口渗液培养和血培养的结果都显示,导致童童高烧、水肿的就是创伤弧菌这个“海鲜刺客”

医生介绍,创伤弧菌是一种海洋嗜盐性弧菌,能够引起脓毒症,常寄生于鱼、虾、蟹等海洋生物上。

所幸,父母送医及时,再晚一些,极有可能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童童被立即送入手术室,医生对童童进行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以及对内增殖的细菌等对应治疗。住院期间,童童也接受了针对性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和多次清创植皮目前,童童已脱离生命危险,脚也保住了不用截肢。

医生提醒

每年都会接诊

创伤弧菌感染患者

患者多为接触水中的

鱼蟹等生物被刺伤

为何感染创伤弧菌

这么凶险?

创伤弧菌是一种生活在温暖海水中的细菌,是“食肉菌”的一种,又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以毒力强、感染死亡率高著称。

人类感染它有两种途径:

1、身体上有伤口,然后接触带菌海水或海生物,导致创伤弧菌趁虚而入。特别是赶海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稍不留神就受伤,容易引发感染。

2、生吃贝类等海产品,尤其是牡蛎后容易感染。

临床主要表现为:

● 原发性脓毒症:包括急起发热、寒战、休克典型血性大疱样皮损,病死率超过50%以上。

● 伤口感染:表现为肢体局部的皮肤、肌肉坏死等,可迅速发展为继发性脓毒症,危及生命,需要截肢

● 胃肠炎:以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症状较轻,一般无需住院。

注意:创伤弧菌感染的发生率虽小,但死亡率非常高!患者感染后48小时内死亡率超过50%。所以,预防和及时急救非常重要。

被海鲜扎伤,要及时处理:

如果不小心被虾、蟹、鱼刺伤,应该将血挤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如果出现疼痛、瘙痒、肿胀、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就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

此外,如果伤口被扎伤很深,最好简单处理后,再去医院进行治疗。因为深深的伤口为细菌提供了厌氧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破伤风杆菌”繁殖,侵袭神经系统,甚至可能致死。

除创伤弧菌外,海水、海鲜中可能藏有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1. 有皮肤或口腔伤口者,特别是抗病能力相对低下的易感人群,应避免下海游泳和戏水,或做足措施以保安全。

2. 在处理海鲜的时候,建议戴好手套,避免皮肤被海洋生物或海水中的利器划伤或扎伤。

3. 海产品应煮熟后食用。此外,在家处理、烹饪海鲜时,用来盛海鲜和制作生熟海鲜的器具要分开


来源:新华社、厦门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