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涉外法治先行城市,广州三大中心同步启用

南方法治
+订阅

8月26日,广州召开2025年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暨涉外法治工作联席会议。会上通报了全市涉外法治工作情况,广州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天河)、天河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天河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正式启用。

此外,会上,广州海事法院、黄埔海关、广州互联网法院、市司法局、广州仲裁委、市律师协会和南沙区分别发布了涉外法治建设工作成果。本次会议由市委依法治市办主办,市司法局、天河区委依法治区办承办。

打造涉外法治先行城市,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内在必然,也是护航企业“出海”的应有之义。

去年以来,广州锚定打造“全国涉外法治先行城市”的新目标,不断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制定广州市涉外法治联席会议“四项工作制度”,联席会议单位成员增至42个,9个区印发涉外法治联席会议制度。并创新推出穗港澳法治领域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系列举措,推动南沙加快构建“1部省级法规+3部市级法规+7部市政府规章”的开放型制度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广州持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广交会法治保障等系列品牌,建立健全服务企业“出海”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创新发展。

此外,广州通过系列务实举措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每季度召开供需对接会,助力企业破解跨境贸易、投资并购等涉外法律难题,现已惠及企业521家。实施“法治护航 商通四海”助企“出海”工程,发布“广州涉外律师服务保障本土企业走出去十大举措”。商务、海关、贸促会等7部门联合签署工作方案,成立“一企一团”,为遇到困难的重点出海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至今已受理案件超4000宗,涉及标的超167亿元。目前,全市超360家律师所开展涉外业务,设立9家联营律师所,境外律所驻穗代表处17家,设立海外分支机构17家,分布于欧洲、东亚、东南亚、北美、大洋洲等地区。

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广州成立“广州涉外法治全球高端智库”,并全国首创“3+1”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校地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切实落实“广聚英才”计划。

日前,全市现有涉外立法咨询专家近400人,涉外审判人才队伍99人,开展涉外业务律师超2500人,粤港澳大湾区律师160人,涉外仲裁员260人,涉外公证员183人,涉外调解员307人。

“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数量持续增长,服务范围辐射全球,人才队伍更加齐备。”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州将以建设涉外法治先行城市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为全国涉外法治建设提供“广州经验”。

南方+记者 李乾

通讯员 穗司宣

编辑 辜继漫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