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佛山专场)暨佛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佛山市中欧中心举行。会上,佛山重磅发布《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查看详情)。
《措施》提出要力争将智能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产业新支柱,具体将从八个方面着手,用“真金白银”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佛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政策解读现场。
为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措施》明确,以产业化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梳理项目清单,组织开展“揭榜挂帅”,三年财政投入5亿元,单个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支持智能机器人开发应用方面,《措施》提出,围绕医疗、电力、监测、质检、应急、家居、物流等场景应用的首台(套)机器人整机,每年遴选最多10类(个)场景,每类(个)场景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还有助力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根据《措施》,佛山将每年遴选最多5个优质数据集,单个数据集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支持。每年遴选最多5个优质企业,单个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支持。
根据《措施》,佛山将积极加强产业投融资,将在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体系下设立不少于35亿元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方向子基金。
同时,《措施》明确,将探索空间供给新模式依托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等产业载体提供概念验证、中试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提供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的产业孵化空间支持,对遴选入驻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租约期内实行阶梯式租金扶持。
此外,在支持算力资源应用方面,佛山将通过发放训力券的方式支持企业,单个企业每年累计申请的训力券额度最高50万元,每年训力券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
除了针对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政策措施,《措施》还通过多部门联动方式,助力智能机器人企业享受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培育、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的资金和服务支持。
此次《措施》发布,是佛山加速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佛山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先后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佛山制造行动方案》《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据悉,《措施》将与此前已发布实施的多个相关政策形成“组合拳”。未来,佛山将深入推动政策落地,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不断升级,走出具有“佛山特色”的产业转型新路子,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佛山范例。
采写:南方+记者 林东云
摄影:南方+记者 戴嘉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