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强链,智引未来。“2025年‘珠遵杯’中国新茶饮(供应链)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以推动新茶饮供应链标准化、创新化与品牌化发展为使命,启动以来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一批批新茶饮企业报名参评,业界品牌建设热度不断升温。为汇聚品牌建设思想,总结经验做法,我们特邀请来自企业、协会、院校、品牌策划机构等专家、业内人士解读新茶饮发展趋势,并开设《2025新观茶》栏目。
对话嘉宾
张小秋 茶乙己品牌创始人,中国新茶饮产业联盟创始主席
(茶乙己品牌创始人张小秋:健康化是新茶饮的最大趋势,时长共1分45秒)
茶乙己品牌创始人张小秋:健康化是新茶饮的最大趋势
喝奶茶=吃苹果?
健康化是行业大趋势
南农:糖是新茶饮产业非常关键的原料之一。茶乙己从创立初期就全系使用 997L - 阿拉伯糖,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张小秋:其实今年新茶饮茶企、包括整个行业的变化,我觉得是比较大的。今年茶乙己整个品牌都做了一个新的调整,推出了全新IP“月己”。“月己”的形象来源于“玉兔”,既传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也代表了茶乙己品牌追求自然、健康的理念。
膳食纤维糖、997L - 阿拉伯糖是我们首创的,我们有首创认证和自有工厂。做膳食纤维糖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呢?主要是我们在海外、特别是中东及美国、欧美这些区域开店后发现,其实在海外区域,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比国内要高很多,我认为这是一个总的趋势。
当下人们对于美食、对于“奶茶”的享受有种无形的负罪感。可能他今天想吃点甜的东西,但却因为各种顾虑无法让自己真真正正去享受美食。现在我们的产品的核心是控糖控碳水,更聚焦在原物料比如在糖上做文章。每杯茶乙己含7.5克的膳食纤维,约等于三颗苹果的膳食纤维,喝一杯茶乙己相当于今天吃了三个苹果,阿拉伯糖本身能抑制80%糖分的吸收。可以说,让消费者喝到一杯好喝又健康的奶茶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大方向。我们的定位是健康茶饮,也在把中国的健康茶饮带到海外去。
南农:您提到海外市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会比国内的高一些,可以展开谈谈您对新茶饮健康大趋势的观察吗?
张小秋: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现在中国很多茶饮品牌都在做ABCD的分级,这个概念就是从海外引进而来。以糖分含量作为区分,AB属于比较健康的产品,CD则属于糖分比较高、相对不健康的产品。在一些海外市场,D类的产品是不允许做广告的。
另一个是我们对中东市场的观察,中东人因为热带气候和宗教文化的原因,吃得会比较甜。但同时中东人很爱健身,非常关注健康,关注饮食对于身体的影响。像阿拉伯糖这样以健康为核心研发的原料,在海外客户很受欢迎。海外的消费者看到阿拉伯糖,他们也觉得很新奇,会通过各种浏览软件去了解这些到底是什么,了解之后他们的接受程度很高,复购率也很高。
同时,海外市场对于健康的关注点也不一样。欧美市场的消费者钟爱传统港式、台湾的珍珠奶茶,这当中就涉及到植脂末。国内市场对于植脂末是比较排斥的状态,认为植脂末不健康。但其实现在的植脂末和以前含反式脂肪酸的已经不是一种东西,国外市场就比较愿意去接受。现在的茶饮行业已经进入新的时代了。
本地生意or华人生意?
当地人群市场远大于华人市场
南农:想请您从茶乙己出海的经历,谈谈对新茶饮海外市场的观察,以及在海外市场我们的供应链要怎么适应不同国家的食材或者物流?
张小秋:说到海外,我觉得可以多讲两句。因为在目前的全球版图里,我们在海外布局的门店其实比较多,区域也比较广。
第一个是东南亚,这是中国新茶饮品牌很喜欢出海的区域,我们算是比较早有动作的企业之一。茶乙己在泰国新罗百里宫的第一家店,最高峰时每个月销售额能达到80多万。这背后的原因是当地传统的Bubble tea已经存在很多年,当地消费者没喝过新中式茶饮这种好喝的果茶或奶茶。当地消费者自发在Facebook、Line、WhatsApp、TikTok等软件上给我们宣传,曾有客户为了一杯奶茶等了4个小时。在供应链方面,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地方很方便,海运大概12到15天,陆运7天基本能解决,所以供应链端到东南亚没问题。
第二个是美国。我们到美国开店,周期大概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美国食品安全标准很高,物料和设备都需要认证,但美国对不同文化包容性较强。我们在美国的门店每月营业额基本稳定在70万到100万左右,老客户认可度高,因为产品经过当地政府认证,物料也比较健康。美国市场需要注意供应链中的冷链问题,其冷链供应链相对落后;常温供应链没问题,中国港口都能到美国,主要关注关税即可。
中国品牌出海美国等欧美国家,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比如开店成本。美国一家店的转让费基本在30万美金以上,加上人工成本(每小时15 —20美金以上)和当地政策限制,很难大面积扩店。美国开店节奏要控制,以6个月为周期、至少6个月以上,光装修检测程序就有32道,必须慢慢来。还要控制好资金,因为投入远超国内想象,一家店开起来要上百万、四五百万人民币很正常。
第三个是中东。我们在中东布局已久,门店数量最多。出海中东最大的挑战是在食品安全方面,像沙特这样的穆斯林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比美国更严格,每款产品都要做沙博认证、哈拉认证等,认证体系耗时耗钱,这是中国茶饮品牌出海中东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而言,中东一些小国家和非洲一些国家会方便些。
茶乙己的海外门店比较稳定是因为出海模式不同,我们倾向于做本土化生意,很少在华人区域(如唐人街)开店。相对来说,当地人群市场远大于华人市场,且目前华人区域开店成本(租金等)远高于其他区域。
对内求&向外求
做好供应链成本控制
南农:对新茶饮供应链而言,哪些环节是做好成本控制的关键?
张小秋:我觉得有两个方向,对内对外两个点。
对内求,第一个就是控制门店的整体管理,包括一些损耗。我很早就进入了鲜果茶这个赛道,做得最好的时候我们在上海有超过300家店。当时做鲜果供应链时,我们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采购,因为需求量大,不能从市场拿货(市场本身有差价),必须从源头直接采购;二是配送,鲜果运到上海后,我们用自己的冷链配送车每天配送,得益于门店集中,这件事才能落地。可以说,我们也是国内最早做冷链供应链的一批,单是旗下门店一年的水果用量就接近 1.5 个亿,规模相当大。放到现在的供应链来看,不管是鲜果还是鲜奶茶,向内求的关键依然是控制门店端的损耗,这是成本控制的核心,也是长期在门店管理中积累的经验。
再说说向外求,主要是和头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管我们的门店数量多少,这些供应商老板和我们的关系都很好,因为合作是持续的,所以他们会给我们更优质的供应价格。这样一来,我们既能保证公司有合理的利润,也能让利于加盟商。我们追求的是双方平衡,加盟商赚钱,我们也能盈利。
面面俱到or细分赛道?
产业健康发展不可盲目跟风
南农: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新茶饮供应链品牌建设的现状?有哪些可提升之处?
张小秋:中国新茶饮的供应链体系已相对完善,但未来需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部分品类过度聚焦。比如近年各品牌扎堆做鲜奶茶,导致果酱等关联产业受挫,而茶叶因通用性强受影响较小。行业更应走向细分,柠檬茶、鲜果茶、鲜奶茶等各自深耕,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二是同质化严重。品牌盲目跟风同一品类,导致供应商产能过剩,最终陷入价格战,加盟商利润微薄,行业逐渐畸形。健康的发展需要合理定价和利润空间,覆盖房租、人工等成本。
目前市场仍不成熟,甚至有些混乱。对比海外市场对价格和产品的理性接受度,国内还需 3—5 年的洗牌期,通过品牌迭代形成标准化体系,才能成为有影响力的行业。中国茶饮仅发展 20 多年就从百亿规模增长到 4000 亿,必然经历阵痛,当前正处于行业洗牌阶段,长期看会逐步规范,因为品类本身有持久生命力。
南农:您对遵义或贵州的新茶饮市场及企业有哪些观察?
张小秋:贵州的包材和茶叶在行业里应用很广,像贵州的遵道,作为头部包材厂家,产能和规模在国内都数一数二,当地还有不少头部餐饮企业。
现在的贵州交通非常便利,我们从贵州运包材和物料,运费低且时效性好,解决了过去供应链的麻烦。而且当地政府对供应链支持力度很大。从发展来看,贵州、云南、四川一带作为中国腹地,本身有优质的茶叶等原物料基础,政府对农民扶持也到位,我觉得未来 3—5年,这些区域会成为中国新茶饮供应链的核心源头,头部企业可能会汇聚于此,以这些区域为核心向全国发散。
“2025年‘珠遵杯’中国新茶饮(供应链)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活动
一、报名要求
参与企业需为中国境内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与茶饮生产经营相关的项目,如各类原材料供应(糖、奶、茶、水果、包装等)、设备供应、服务供应、物流仓储、产品研发等。
二、报名方式
(1)企业自愿申报。
(2)希望申报企业严格按照填表说明认真填写报名表(附件),获取报名表格两种方式,一是长按二维码,二是直接下载文末附件。
(3)填写完毕后发送至邮箱xcygongyinglian@126.com。
附件:2025年“珠遵杯”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活动报名表.docx
采写:张玉丹 王富迪
摄影:彭华
封面设计:莫淑霞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