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广东第二批“名医绝技”是这些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8月17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医学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弘扬崇高职业精神,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庆祝属于全体医师的节日。会上公布了第二批“名医绝技”名录。

  受访者 供图

向全省120万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广东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中取得突破性成果。跨境救护车、‘港澳药械通’政策持续惠民,三地联合诊疗机制日趋成熟,健康湾区建设加速落地。”会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汪洪滨向全省120万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对港澳医疗同仁表示热烈欢迎。

汪洪滨表示,希望广东省医师协会继续发挥“医师之家”桥梁作用,深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拓展粤港澳学术合作平台,优化执业环境,营造尊医重卫氛围。他勉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永葆医者初心,精进医术医德,持续擦亮“广东医生”金字招牌。他期望粤港澳三地医师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世界级健康湾区名片,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医疗力量。

为展示广东医师的技术水平,广东省医师协会开展了第二批“名医绝技”推荐活动。经个人自荐和广东省医师协会相关分支机构推荐,同行及专家出具意见等程序,产生出第二批“名医绝技”名录。

为广东省医师协会第二批“名医绝技”点赞!(排名不分先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黄霖:精确切瘤3D建脊骨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卫洪波:巧治直肠癌,膜导航iTME术 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庄永青:另辟微创通路,巧治“鼠标、爪形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脑血管病科段传志:微创精准“拆弹”治疗颅内动脉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王健:平卧位改良外侧入路的髋关节置换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周海榆:巧用手术机器人精准微创速切肺肿瘤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马腾辉:放射性肠病的外科治疗——“天河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张斌: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佟志勇:脑血管序贯双搭桥技术治疗烟雾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王志坚:改良3-P手术在胎盘植入保留子宫 提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卫洪波介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但术中盆腔自主神经损伤导致的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居高不下。该团队钻研30多年,率先提出了卫氏线(邓氏筋膜术中标记线)引导的保留邓氏筋膜直肠癌根治术(iTME),解决了临床上的实际问题。

“以卫氏线作为标志线来做手术,不仅我会做,基层医生都能掌握,便于推广这项‘绝技’。”卫洪波说。

  受访者 供图

《365位医师的365天》发布

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吴一龙在致辞中说,“德馨于行”是医者对患者的感同身受和对生命的敬畏,“技精于勤”是应对医学知识迭代的必然修行。他号召全省医师以榜样为镜,在德行上自省自律,在技术上永不止步,在情感上铭记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医师职业的崇高价值。

近期,有医生因不堪忍受网络暴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吴一龙认为,医患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其中一个原因是患者对医疗行业存在不理解。“医生们也都是平凡人,不一定完美,都要养家活口,有孩子有父母,但同时还肩负着生命的重托。我们出的新书,正是要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告诉大家医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哪些医生真正能代表广东医师的水平。”吴一龙说。

吴一龙口中的两本新书——《365位医师的365天》《广东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实践与探索》——在大会现场发布。2天前,《365位医师的365天》已在2025南国书香节上亮相。

“365位医师的365天”项目由广东省医师协会主持,从筹划到出书落地历时近3年。《365位医师的365天》首部由50篇医师的独立文章组成,涵盖50位广东医师每天临床、行政、教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正文部分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每位医师的文章最后还附有第一人称访谈,多角度、专业权威地展示了医师365天日日夜夜的工作日常,旨在树立广东省优秀医师典型,弘扬广东医师精神,擦亮广东医师品牌,提升广东医师的影响力。

南方+记者 钟哲

编辑 张鹏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