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面启动系统性变革之际,289艺术园区迎来开园9周年。
在中国文化中,“9”为阳数之极,象征刚健、进取的阳性力量,亦有“长久、广阔”的符号寓意。作为南方报业率先探索多元文化产业的标杆项目,289艺术园区历经9年艰辛探索,正迈入“传媒+园区”新的广阔之域。
9年来,南方报业通过289艺术项目,成功孕育出一个新的品牌——“289”,它既是南方报业的门牌号,也代表着一种独具特色的园区和产业范式;
9年来,289艺术园区从一处3万平方米的废旧厂房,蝶变为广州“永不落幕的艺术发生地”,并入列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9年来,289艺术园区超越物理空间,足迹遍布城乡大地,积极打造艺术、非遗、文创、电影等产业服务生态,努力开拓一种产业空间与文化经营新的可能。
久久为功,历“9”弥新。面对当前媒体变革与园区发展新的形势,289艺术园区将带着哪些“底层逻辑”续写南方报业的文化和产业梦想?
“289”既是南方报业的门牌号,也代表着一种独具特色的园区和产业范式。 游原 摄
传媒基因
从南方报业289号大院里破壳
289艺术园区有两面“媒体墙”:一面是园区南面连接报社大院的浮雕墙,刻画的是满身泥泞的摄影记者在1998年记录军民抗洪抢险的形象,它取自新闻行业著名摄影作品《我是记者》;另一面是园区中庭小广场的绘画墙,由香港知名设计师邓卓越将中国传统年画中的胖娃娃IP形象与南方报业元素融合,演绎主流媒体别样风采。
香港设计师邓卓越和她为289艺术园区创作的绘画墙。 南方+记者 石磊 摄
与其他产业园区或商业空间相比,处处显现的媒体符号,正是289艺术园区的独特之处——它是由媒体人所打造。诚如其名“289”,这个数字来自南方报业的门牌号“广州大道中289号”,代表着中国新闻事业的高地。
9年前,正值全国传统媒体遭遇寒冬,为率先转型突围,南方报业毅然拓展多元文化产业,利用闲置下来的老印刷厂约3万平方米的物业空间,并引入第一商务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投资合作方,启动建设289艺术园区。
经过2年多的筹备,2016年8月18日,289艺术园区正式开园。自此,一个新的梦想、一个新的品牌,以“289”之名,从南方报业289号大院里破壳而出。
289艺术园区北广场改造前后。 游原 摄
南方报业做园区,决定了289艺术园区自带传媒基因。它具备主流媒体广阔的视角和文化气质,更加重视社会价值,擅长内容传播与资源链接,在所有园区形态中独树一帜。
开园9年来,289艺术园区紧紧依托南方报业,充分发挥“传媒+”优势,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于方寸之间做腾挪,成功打造了一个传媒型、艺术味、生活气的创意社区,让“289”成为市民口耳相传的网红打卡地。
如今,园区已被列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分园、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越秀区国家级创新街区。
南方报业做园区,决定了289艺术园区自带传媒基因。 游原 摄
艺术底色
打造永不落幕的艺术发生地
艺术就是生活——这是289艺术园区倡导的价值。它意味着,艺术不应高悬于庙堂之上,成为一种鉴赏品,而是其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一种精神刚需品。
289艺术园区开园示人的第一个自营文化机构——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由省政府支持,南方报业联动政、学、文、商各界资源精心打造,致力于岭南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
值得注意的是,此馆所倡导的“活力非遗”概念,将非遗民间性、生活化的特质,与艺术融合,与市场融合,以此迸发民艺活力。这彰显了289艺术园区对当代艺术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实践。中国著名非遗保护专家田青盛赞“北有薪传奖,南有活力非遗,一南一北交相辉映”。
正是在“艺术就是生活”的理念指引下,生活化的艺术元素、活动、品牌,才得以在289艺术园区弥漫生长。踱步于园区,“艺术经典作品之墙”、许鸿飞“肥女系列”雕塑《吻》,以及各式网红艺术餐饮店,总能让人处处可感浓郁的艺术烟火气。
2016年,289艺术园区开园,艺术经典作品之墙正式揭幕。
2016年12月,289艺术园区与广州市文联共同打造了“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年均推出上百场文艺活动,形成“天天能体验,周周赏花会,月月见名师,季季享盛宴”的文艺惠民模式,成为广州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莫言、姜昆、牛群、陈丹青、刘斯奋、黑川雅之、杨丽萍、苏童、吕胜中等众多名家大师也纷至沓来,与市民“零距离”互动交流,让艺术真正融入了市民生活。
众多名家大师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与市民交流。
处处都有艺术可感,时时都有艺术发生。开园9年来,289艺术园区内外兼修,晕染出深厚的艺术底色,成为了市民心目中“永不落幕的艺术发生地”。
产业梦想
开启“传媒+园区”新旅程
289艺术园区是南方报业多元文化产业拓展的“试验田”,它并非简单的物理空间腾挪换装,而是通过内容、品牌和资源的有效运营,锻造面向市场的产业服务能力,构建可持续性的经营模式。
目前,289艺术园区入驻企业百余家,主要涵盖文化传媒、创意设计、艺术教培、电商直播、科创孵化等行业,年产值超10亿元。同时,粤港澳青年文化科技创新基地、南方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基地、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广东剧本超市、广东省电影创作培训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等一大批资源平台相继落户。
289艺术园区,是南方报业多元文化产业拓展的“试验田”。 游原 摄
9年来,南方报业通过打造289艺术园区,一方面实现了废旧空间再造升值,获得了长期可观的租金收益,有力反哺传媒主业;另一方面,培育出非遗、艺术、电影、数字创意等一批资源发展平台,并在文化空间改造与运营、展览展陈、活动组织、文创开发等方面锻造了专业服务能力。
而这些,将为南方报业全面启动系统性变革,壮大“传媒+园区”发展格局,实现多元文化产业抱负,提供坚实有力的品牌、经验和人才支撑。
今年6月,广州地铁十号线(西塱至杨箕东)开通,坐落在地铁站口上的289艺术园区,正式开启三地铁线、四地铁口环绕的全新格局。交通区位优势的进一步凸显,既让289艺术园区商业价值再次升值,也是提升园区运营服务水平和产业承接能力的新起点。
2025年5月,广州地铁十号线(西塱至杨箕东)开通,289艺术园区开启三地铁线、四地铁口环绕的全新格局。 游原 摄
九年耕耘,九九归一。对于9周岁的289艺术园区来说,这个“一”,既是一颗初心、一个品牌、一种园区,也是对自身传媒基因、艺术底色、产业梦想的回望审视,更是一次新的变革开拓之旅。
策划:崔向红 陈健民
统筹:徐乐乐
撰文:徐乐乐
编辑:游原
设计:马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