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高分的分水岭在哪,很多家长都不知道!

南方人物周刊
+订阅

家长们或许有个共识,作文是各类考试中最有提分空间的。可是,短时间的突击恶补能在主题立意、结构上迅速见效,要想再往上提升一步,拿到高分或满分,这最后一公里却不知如何打通。

而参加过作文评卷的老师们才知道,高分作文的分水岭其实在语言。基础等级做到文从字顺即可;而高分等级则需要文辞贴切而优美,且有特点。

这也应证了一个说法:初级写作拼表达,中级写作拼技巧,顶级写作拼语言。语言往往是辨识一位优秀写作者的DNA式存在。

听起来有点难,但找到解决的方法后其实也不难。很多作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小多读诗、写诗,算是一条提升语言质感最直接有效的路径。

可家长又会问,诗歌是语言皇冠上的明珠,孩子连作文都写不好,还能写诗啊?

这恰恰是一个误解。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与哲人,他们有着跳跃灵动的思维,他们的语言还没像成年人一样锈蚀掉,还没有被文字的规则束缚死。

古诗严格地讲究对仗与韵脚,在今天的现代文语境下学起来不易,而现代诗就刚刚好。从心而发的情绪,被孩子们脱口而出,三行两句皆能成诗,所以入门很容易。

让我们来看看近年网上较火的儿童诗《挑妈妈》:

我在天上挑妈妈,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朱尔(8岁)

又比如《流鼻涕的冬天》:

冬天感冒了,

鼻涕落在树枝上

一根一根。

——陈紫媛(9岁)

这样的诗句,是不是就是孩子们日常的一些灵动表达?有趣,且充满了想象力。

如果家长在孩子朗读完一首诗后,顺势鼓励他用相同的句式去模仿和延展,久而久之,充满想象力的独创性语言就会诞生了——

当孩子们学会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抒情法,作文的语言会更具想象力;当孩子们学会用词语进行“错搭”,作文会更有陌生化的意境;当孩子们使用参差错落的长句短句写作文,语言自然也会变得简明、古雅、又富有高级感。再从诗歌转向其他文体写作时,这种语言能力简直是一种降维打击啊!

近些年,中国的语文教材里也在逐渐加大现代诗的内容,但相比欧美一些国家的诗歌教育,我们还相对落后。像波兰的高中,现代诗占到整个语文课程的50%,而这样一个人口只相当于贵州省的国家,却有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所以说,应考或许只是读诗写诗最其次的作用,更重要的,诗歌教育其实是一种审美教育。

这也是为什么诗歌在今天会再次成为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的一个重点,为什么高考的出题者越来越重视诗歌写作的原因——

自2009年起,广东省率先在考卷上将“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后四个字除去了;

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大作文和微写作两个重要得分项,明文规定允许选择写诗;

2025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作文题中,艾青、穆旦两位诗人的现代诗被选为出题材料……

我们有理由相信,用诗歌来命题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因为诗歌考察的,不仅是孩子最底层的语言能力,更是对世界的感受力和表达力。

诗人北岛曾谈及自己小时候如何爱上写诗时表示,“每个孩子都有某些偶然机缘,一旦错过,就不可逆转。”

为了帮助孩子及早地提升语言表达力,想象力,不错过语言训练的最佳阶段,我们今年暑假也联合了诗人冯娜老师适时推出了《南方周末少儿诗歌写作课:给孩子的25堂现代诗歌课》。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诗歌能教能学吗?

诗歌学习很重要,可要找到一个好的老师并不容易。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冯娜老师。她既懂写诗,还懂教育。

冯娜老师不仅是国家一级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还是中高考作文评议人。同时也长期致力于青少年文学、创意写作的研究和实践,达十余年。

△诗人冯娜在花地文学榜颁奖典礼

很多人觉得写诗是“天赋”,不是谁都能写的。

但冯娜老师不这么认为。她教过上万个学生,很多孩子从写不出一个句子,到写出一整首诗,再到诗歌节得奖,甚至发表在文学刊物上,这样巨大的蜕变,往往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发生。很多孩子从畏惧写作、抗拒写作,到爱上写作,也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冯娜老师曾有个学生,非常畏惧写作,语文成绩很差,当初是被妈妈拉来听冯老师的课,一开始她很抗拒,不明白诗歌课有什么好听的。

冯娜老师于是从《诗经》入手,将文化背景、草木故事娓娓道来、循循善诱,还让她每天朗诵诗歌半小时,慢慢的,这位同学萌发了对诗歌的兴趣,也逐渐爱上了写作。

而自从学习诗歌开始,她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语文成绩迅速提升,不但在写作夏令营中担任助教,后来还以高分语文成绩考上了自己心仪的中山大学。

作为她的指导者和见证者,冯娜老师更加坚信,诗不但能教、能学,而且还可以重塑孩子的性格和审美。

冯娜老师常说:“写诗不是目的,拥有诗歌的思维和创造性才是目的。”

因此,在冯娜老师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神来之笔”:

“树木在秋风中伸出一只只小手”

“按响花朵门铃的是蝴蝶和蜜蜂”

他们没有写“风吹动了树叶”“蜜蜂在采蜜”,而是把普通的画面变成了美妙的想象。

这时,孩子们也会发现,原来“写诗”并不难,甚至比写作文还轻松。因为诗歌的本质,从来不是形式,而是——感受力、联想力、表达力。

这些能力,恰恰是孩子天生就拥有的。只不过,成长过程中,它们被太多“格式”和“模板”掩盖了。

正因为如此:从诗歌出发,孩子能更自然地过渡到记叙文、散文,甚至其他文学形式。

孩子不再只是“写眼前看到的”,而是学会了——用诗意的方式看世界、表达自己。

为了把这样真正有效的诗歌教学方法,带给更多孩子,南方周末课程团队联合冯娜老师,历时半年共同打磨,推出了这门专为9-15岁孩子设计的——《南方周末少儿诗歌写作课:给孩子的25堂现代诗歌课》。

✔训练语言,从诗歌开始:

不论你将来写散文还是小说,任何一种文体,都是由语言这个最小单元构成的。中国最早的《诗经》就从口语说话、唱歌而来,所以诗歌就是人类最早的母语。

✔既懂创作又懂教学的诗人老师:

冯娜,国家一级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高考作文评议人,“中国作协四大文学奖”之“骏马奖”得主。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提名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花地文学奖等十余项。

她还从事诗歌教育十余年,创办了“冯娜诗歌工作室”,推动“诗歌美育”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至今已指导学生逾万人。培养许多学生成为小诗人,并成功发表作品及获奖。

✔打通诗歌阅读写作全流程:

涵盖小初高的70+诗歌经典作品拆解,涵盖主题、语言、创意、情感、形象、认知6大板块,帮孩子打通阅读→思考→创作的完整链条。共600多分钟真人出镜视频、450+页电子版学习资料。

✍️划重点:

这是专门为9-15岁的青少年制作的诗歌写作课。主要面向小学生、初中生。不论你是——

写作文总觉得没灵感、不会表达的学生

想打好语言基础、提升写作力的孩子

有阅读兴趣,想尝试创作的文学小爱好者

希望激发诗性思维、培养审美力的青少年

……都适合来学哦。

这是一套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精心构建的一套科学系统的诗歌学习体系,可以帮孩子打通诗歌阅读、写作全流程。

“中国作协四大文学奖”之“骏马奖”得主

诗人、作家冯娜亲授

汇聚十余年一线少儿诗歌教学经验

600+分钟课程,70+诗歌经典作品拆解

涵盖主题、语言、创意、情感、形象、认知6大板块

打通阅读→思考→创作的完整链条

开启孩子与世界的诗意联结

原价699元

现在下单享早鸟价299元!

前200名赠纸质学习资料

点击下图,立即加入学习

↓↓↓

课程亮点

01

网罗小初高语文教材诗歌名篇

改变写作思维

构建孩子第一套“诗歌读写法”

这不是一门泛泛读诗的课程,而是一套基于小初高语文教材+名家诗作打磨出的系统课程。

课程精选70+首经典现代诗,其中40多首来自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选篇,覆盖课内必学的现代诗经典。此外,课程也特别挑选了歌德、泰戈尔、艾米莉·狄金森等名家的代表作,作为孩子文学素养提升的“进阶读本”。

我们不仅“读诗”,更教孩子怎么把这些经典诗歌的技法,用在自己的写作里。

#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被子的大地》等诗,引导孩子掌握“场景化写作”的三要素,让描写更生动。

#读《童年的水墨画》《捉月亮的网》等诗,教孩子用“修辞+动词+打破常规”的方法,让文字更具诗意和想象力。

#读《秋晚的江上》等诗,孩子们领悟用留白、画面、情绪共振,写出真正有“意境”的句子。

我们常常会说“诗的语言真美”,可究竟美在哪里?为什么一句诗能让我们心里一动,却说不清、也学不会?

冯娜老师会在课程里告诉孩子:“诗,是一种对日常语言的‘有组织的破坏’”。这句出自学者韦勒克和沃伦的观点,正是打开诗歌写作大门的一把钥匙。

什么意思呢?在冯娜老师看来,诗的语言不是优美动听这么简单,它的妙处就在于有技巧、有章法地“打破常规”:让语言脱离日常惯性,重新激活感受,变得灵动、有画面、有情绪。

她用一个个诗歌实例,带孩子们逐句拆解,真正讲明白“诗的语言为什么美,怎么写”。

比如,“夏天很热”是日常语言,那作家张爱玲会怎么写呢?

“夏天的日子一连串烧下去,雪亮,绝细的一根线,烧得要断了,又给细细的蝉声连了起来。”

这就是冯娜老师要教的、“打破常规”的技巧之一——把感受变成看得见、听得着、摸得着的东西。

她带着孩子们拆解这句话里的三个关键要素:颜色(雪亮)、声音(蝉声)、形状(一根线),模糊的感觉是不是立刻就变得有画面、有声音、有温度了?

△冯娜老师作为评委点评孩子的诗歌

但她的课程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技巧上,她还会引导孩子完成更深层的“写作思维转变”。

比如,很多孩子总说自己没写作素材、日常生活太平凡。但她会教孩子一个重要的诗歌思维——“陌生化”写作。不是非得写大人物、大场面,反而是从“熟悉的日常”中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方式。

比如同样是写“上学”,很多孩子会写成:

“我每天起床、进教室、上课、写作业……”

是不是像流水账一样?

但看看诗人泰戈尔是怎么写的——

“一群群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这就是陌生化写作:把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事,用一种别人没想到的方式重新写出来。诗人没有写“我去上学”,却用“花朵开学了”讲出了同样的故事,让熟悉的生活变得新鲜、有趣、有感染力。

冯娜老师在课上会带着孩子,一步步进行这样的视角转化训练:

如果早餐的面包不是面包,它还能是什么?

快递员额头上的汗珠,像不像从天上下来的小雨滴?

下雨天的同学们躲雨,是不是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

这些看似轻巧的问题,其实是一整套写作思维方式的改变。

从此,孩子不再怕“没东西可写”,他们会发现,原来生活的每一幕,都可以写成诗。

冯娜老师不会简单告诉孩子“什么是诗意”,而是从讲解到例句、再到跟写练习,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写得像诗”。最终,孩子会从“读得懂”走向“写得出”,从诗意审美走向语文表达,真正打通语文学习的任督二脉。

02

涵盖6大诗歌写作核心版块

系统构建语言表达能力

写诗,不是灵光一现,而是可以系统习得的能力。

区别于市面上“读一首讲一首”、漫谈赏析类的少儿诗歌课,在课程的学习上,我们分成了【主题—语言—创意—情感—形象—认知】6大版块,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精心构建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诗歌学习体系,打通诗歌阅读写作全流程。

从“写什么”到“怎么写”,从“写得像诗”到“写出自己”,带孩子走出作文套路,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逻辑和诗性视野。

✅第一版块:从主题出发,用诗歌打开感知世界的新方式

我们将带领孩子从“主题”出发,学会换一个角度看世界。我们会引导他们:如何用不同的视角观察日常?如何与自然对话,从风、树、阳光中捕捉灵感?如何成为生活的“魔法师”,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写作的第一步,是学会感知,是学会倾听世界的声音,也倾听内心的声音。

✅第二版块:语言的炼金术——让孩子的诗歌充满节奏与画面

语言是诗歌的魔法,我们将从四个角度出发:修辞、节奏、结构、光影,带领孩子拆解一首好诗是如何“炼”成的,如何让诗歌有音乐性、画面感、氛围感。当孩子掌握了语言的力量,写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版块:奇思妙想的引擎——激发创意与联想的能力

创意不仅是灵感的“突然来临”,更需要孩子拥有捕捉奇思妙想的能力。我们会练习想象力,让脑海里的“奇妙世界”变得可以被写出来;我们会训练联想力,从一个词出发,“长出”一整首诗;还会引导他们打破眼前,打开时间、空间、历史的维度,用诗写出更广阔的世界。

✅第四版块:写出真情实感——用诗歌表达爱与成长

这一板块,我们将进入诗歌最打动人的地方,通过三步曲完成情感表达:

第一步,感受自己的情绪:把抽象的感受具象为“颜色、声音、动作”;

第二步,学习用诗歌写出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比如亲情——怀念的诗、感恩的诗,让孩子找到“通往心的钥匙”;

第三步,引导孩子思考“成长、选择、信念”,用诗歌回应人生的课题。

✅第五版块:塑造形象——让人、景、情都鲜活起来

如何把一个人写得亲近又真实?如何描绘眼前的风景与内心的风景?我们将学习如何用一个恰当的细节、一个生动的形容词,写出一个有触感、有温度、有记忆的形象;还会教孩子用一个词打开“灵感盲盒”,让抽象的情感被触摸、被看见。

✅第六版块:写作的终点,是感受力与思辨力的开启

最后一章,我们不只写诗,更学习如何看见“美”、感受“美”,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瞬间”,建立属于自己的审美力与感受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双向表达——从“我看世界”到“世界也看我”,在诗歌读写中锻炼思辨的能力,完成一场从孩子到诗人的成长旅程。

03

600分钟视频课+450多页电子学习资料

+独家纸质资料

01

真人出镜视频+PPT动画呈现,亲切又实用

本次课程是冯娜首次将十余年教学经验整理为完整课程体系,既有中外名诗精讲,也有学生作品分析,结合PPT课件呈现,为孩子打开语言创造力的大门。

△课程试看片段

02

450页+电子学习资料

课程配套25节课程的PPT,图文结合、层层递进,帮助孩子在课后理清知识要点,提升记忆效率。

03

独家课程福利

结合课程内容独家编印,精选教学中使用的例诗,便于孩子课后复习、积累写作素材。早鸟价福利:报名即赠纸质版《诗歌名篇学习资料》(限前200名!!)

课程安排

录播课程,更新后可随时回看

“中国作协四大文学奖”之“骏马奖”得主

诗人、作家冯娜亲授

汇聚十余年一线少儿诗歌教学经验

600+分钟课程,70+诗歌经典作品拆解

涵盖主题、语言、创意、情感、形象、认知6大板块

打通阅读→思考→创作的完整链条

开启孩子与世界的诗意联结

原价699元

现在下单享早鸟价299元!

前200名赠纸质学习资料

点击下图,立即加入学习

↓↓↓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