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公”难当,太古地产15年来首现中期亏损|冷眼看财报

南方+

日前,太古地产交出一份增收却亏损的“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这家老牌房企收入同比涨了20%,达到87.23亿港元。表面上看起来势头不错,但翻到利润栏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股东应占亏损12.02亿港元。要知道,去年同期还是17.96亿港元的盈利,半年时间就出现亏损,这也是它自2010年以来,中期业绩中第一次出现亏损。

亏损背后,办公楼成“拖油瓶”

要说亏损的主要原因,办公楼业务得背个大锅。

香港办公楼租金收入上半年跌了4.7%,只有26.36亿港元,租用率也只到88%。

背后是整个香港写字楼市场承压的现状。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香港中环甲级写字楼租金比2019年高峰期跌了近45%,高空置率加上新增供应不断,日子确实不好过。

内地办公楼市场也没好到哪去,租金收入总额跌了4%,就算抛开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跌了3%,只剩1.81亿元。

更关键的是,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上半年一下子亏了46.8亿港元,而去年同期还是8.79亿港元的收益。

不过太古地产强调,这部分是“非现金性质”,不影响现金流,公司账上还有61亿港元的营运现金,债务也在减少,家底还算厚实。

内地零售业务成“救命稻草”

和办公楼的低迷比起来,零售业务尤其是内地市场,算是给太古地产挣回了些面子。

上半年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涨了2%,达到22.72亿港元,零售销售额也比2019年同期涨了70%。太古地产表示,内地商场表现远超整体市场,不少品牌还在续租,足见信心。

不过,广州太古汇倒是有点“特殊”。上半年它的零售销售额跌了2%,租金收入跌了1%,主要是因为游客更爱去境外消费了。

不过,它的租用率依然是100%,而且和2019年同期比,零售销售额大涨了87%,去年更是以94亿元的年销售额稳坐广州商业综合体头把交椅。

更值得期待的是,广州太古汇正在“扩容”。去年8月,它花21亿元拿下了一个超6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打算改造成高级零售区,2027年就能完工。到时候,整个商业规模能达到18.4万平方米,比现在大了1/3,零售额和租金大概率会更上一层楼。

太古地产的“中国野心”

其实,太古地产对中国内地市场早就下了重注。2022年初,它宣布未来10年要投1000亿港元,一半都要砸在内地。现在进度很可观,500亿的内地投资已经落实了92%。

西安太古里、三亚零售项目、上海陆家嘴太古源、广州聚龙湾太古里……一个个项目都在推进。看来,即便短期有波动,太古地产押注中国市场的决心也一点没改。

广州聚龙湾太古里项目

一边是办公楼市场的“寒冬”,一边是零售业务的“暖意”,还有对内地市场的持续加码,太古地产接下来的路,值得期待。

◎相关报道

冷眼看财报

分析:南方+记者 周中雨

设计:刘子葵

统筹 :周中雨

策划:冯善书

编辑 邵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