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湿地公园迎客,和平村超圆满收官 | 周看河源“百千万”

南方+

过去一周,河源市各县区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持续发力,亮点纷呈。龙川县“东江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新突破;和平县“社村”合作模式激活乡村产业;东源县吹响申报国家级制种大县号角;紫金县“美丽庭院”建设全域推进;连平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江东新区加快典型镇培育和人居环境整治。各地以项目建设、产业振兴、人才培养等多措并举,绘就河源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龙川县:“东江水韵”示范带创建迎来新突破

近日,龙川四都镇东江湿地公园“水上乐园”开门迎客,标志着东江湿地公园这个“东江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点项目正式运营。3天时间,东江湿地公园共接待游客上万人次,迅速成为今夏龙川消暑纳凉的“宠儿”,示范带的创建也迎来了更大的突破。

8月8日,“暑假旅游季&百匠·匠心坊集市”系列活动在东江湿地公园启动。连日来,东江湿地公园内人潮涌动,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生态与人文共谱新章,数十个非遗工坊、手作摊位沿途铺展。这场以“匠心传承·生态共生”为魂的盛会,不仅为湿地公园注入鲜活烟火气,更让商家与百姓看到郊野经济的无限可能。此外,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的重点项目,四都镇乡村汇客厅主体建筑已封顶。该项目建设通过盘活圩镇闲置空间打造多功能展示平台,加力提速龙川“东江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和平县:“社村”合作盘活乡村产业

近日,和平“社村”合作试点成效引起省媒关注。去年8月和平县入选广东省“社村”合作试点县,开启了一场以供销网络嫁接农村土地资源的变革,和平县将丝苗米、蔬果作为主导产业,围绕土地撂荒、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增收等问题,创新构建“规模化流转复耕+社会化服务管理+市场化运营交易”协同机制,推动供销社的技术、渠道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深度融合。一年间,全县盘活撂荒地7329亩,带动村集体增收超500万元,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8月7日晚, 2025年“村超”全国赛广东和平赛区闭幕式在和平县举行。广州市和平商会队夺得冠军,将携手东道主球队和平县合水村足球队代表广东和平赛区出征贵州榕江,参加全国总决赛。赛事期间,和平县巧妙地将本地特色产业融入赛事各个环节,赛场周边设置了“和平特产展销区”,客家黄酒、猕猴桃果汁、腐竹等农特产品备受球迷青睐;推出“足球+旅游”串联起林寨古村等景点,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东源县:吹响申报国家级制种大县号角

8月5日,东源县召开水稻制种工作会议,正式吹响申报国家级制种大县的号角,会议勾勒出一幅“以种兴农、以种强县”的清晰蓝图——到2027年,当地种业总产值将突破2.4亿元,用“一粒种子”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依托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东源已构建起“育种-制种-精选-包装-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8月7日,“创享乡村·筑梦东江”东源县第二届乡村创客创业大赛复赛举行。30个优秀乡村创客项目同台竞技,涵盖现代农业、文旅融合、数字经济、绿色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多个领域,最终16个精英项目成功突围晋级决赛,本届大赛核心目标直指项目落地转化。

紫金县: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

紫金县通过“全县统筹、示范引领、梯次推进”的工作路径,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助推绿美紫金生态建设取得扎实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设“美丽庭院”省级14户、市级221户、县级881户、镇级2770户、村级10906户,形成全域推进、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在“梯次推进”上,该县选定4个省级典型镇、30个典型村作为“美丽庭院”建设试点先行,在典型镇村培育的基础上统筹开展,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率先新增打造“美丽庭院”1000余户,高效推动“美丽庭院”建设立竿见影。

近日,紫金县凤安镇竹塘村航天丝苗米项目迎来首季丰收,100亩航天丝苗米平均亩产达1200斤。当地采用“高校种子和技术支持+村集体实施+企业保底回收”发展模式,形成从“实验室”到“饭桌”的全链条保障。

连平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

8月4日上午,连平县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新任科级干部任职暨“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开班。培训班旨在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奋力交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连平答卷。据了解,培训班分以“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实地调研”的形式开展。

江东新区:确保如期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8月7日,江东新区党委主要领导到古竹镇调研督导典型镇培育、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调研组后来到古竹镇高速出入口、典型镇美丽圩镇客厅、雁头村、紫古大道复工点、典型镇美丽示范主街、典型镇美丽河道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全面了解古竹镇典型镇培育、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情况,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古竹镇及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举全镇之力推动典型镇培育、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

整理:南方+记者 黄敏立

编辑 李明秀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