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广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全市范围同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翻盆倒罐清积水,清除蚊虫孳生环境,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有效阻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传播风险。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传播,暴雨过后的晴天是蚊虫快速繁殖的高峰期。”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刘远介绍,很多积水并非刻意形成,而是来自随意丢弃的瓶瓶罐罐等垃圾,只要形成小水体,就可能成为蚊虫孳生地。
荔湾区工作人员对绿植喷洒药剂。
伊蚊在积水中繁殖后,5天左右即可孵化成蚊并吸血,3至4天后再次吸血,以便产卵,此过程循环不断。“利用雨后短时间窗口集中清理,可以有效切断蚊虫繁殖链。”刘远说。
荔湾区工作人员对下水道喷洒药剂。
上午10时许,荔湾区昌华街西关大屋社区的党员干部、退伍军人、居民志愿者等,对天台、楼道、地下车库、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清理,消除卫生死角和积水隐患。
荔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喷洒药剂消杀蚊虫。
“平均每个网格都有10人参与。我们从8月1日起就持续行动,重点清理积水杂物。”荔湾区昌华街西关大屋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卫国介绍,此次行动采取居民与社区共同参与的方式,提前在居民群发出通知,鼓励大家清理自家杂物,不要的花盆可自行拿回或做好标记。对于保存良好、养护得当的绿植,社区会保留并摆放整齐,防止积水孳生蚊虫。
荔湾区工作人员对下水道喷洒药剂。
在清理过程中,志愿者还发现部分房屋间的夹缝、结构复杂的老旧区域存在积水和杂物,普通人难以进入,社区已联系专业团队使用专业设备清除。“对于空调冷凝水排水不畅等隐患,社区帮助居民加装排水管,尽量利用原有位置接入地面,减少积水点。”李卫国说。
在越秀区梅花村街,街道发动辖区各单位,组织员工积极参与爱国卫生统一行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全面清理办公区、厂区及周边环境卫生。
越秀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越秀区联合物业组织干部职工、支援力量、党团志愿者等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
越秀区工作人员对绿化带喷洒药剂,防止蚊虫孳生。
据了解,越秀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发动干部职工开展本单位卫生大扫除,并有1800名干部组成22支队伍,下沉到存在蚊媒疾病传播风险的街道,协助摸排、健康宣教、协同消杀和环境整治。
在越秀区,党员服务队队员和保洁人员清理垃圾。
在越秀区,消杀人员进行准备工作。
越秀区工作人员正在公共区域开展蚊虫消杀。
另外,越秀区18条街道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在222个社区,联合物业组织干部职工、支援力量、党团志愿者等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重点清理垃圾收集点、地下车库、背街冷巷、绿化带、灌木丛等区域的垃圾杂物。同时,及时清除路面坑洼积水等各类雨后积水,对暂时无法清除的积水区域进行投药处理。
在越秀区,志愿者上门宣教防蚊知识。
越秀区宣传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科学方式。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马艺天
通讯员 穗卫健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