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武深高速潼湖特长大桥下,望向潼湖湿地平塘湖,水面受近期强降雨影响,已不复往日清澈,好似“黄河”一般。沿岸的道路上垒起了沙包防护墙,以此来抵御洪水漫堤的风险。
8月5日下午,仲恺高新区潼湖平塘水位达9.04米,创下建区以来的历史新高,个别点位出现洪水漫溢,周边区域陷入危机四伏。
8月6日下午4时许,经过连日强降雨后,潼湖农场航拍图。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提前转移安置群众,加固漫溢位置堤围,封堵河道管涌险情……8月5日以来,仲恺高新区以及潼湖镇紧急动员,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超850名抢险救援力量冲锋在前,争分夺秒开启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卫战。
截至记者发稿时,本轮强降雨过程已明显减弱,仲恺高新区防汛应急响应已于6日22时调整为Ⅲ级,平塘水位也在逐步回落。不过,由于地质灾害的明显滞后性,这场抗洪抢险战役仍在进行中……
潼湖个别点位出现洪水漫溢
“5日下午平塘水位达到了峰值9.04米,超警戒水位2.04米,个别点位出现了漫溢。”仲恺高新区潼湖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欧志超告诉记者,他听村民说,从1997年抗洪以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
据悉,潼湖湿地是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常年水面(指平塘湖)面积为6.1平方公里,湿地系统由“五进三出”的8条河流构成。上游来自惠阳镇隆、仲恺陈江、东莞谢岗等地的5条河流汇入平塘湖后,再通过东岸涌、谢岗涌支流,流向东江。由于出湖支流少且相对狭窄,所以每年汛期平塘湖防洪工作都面临着较大压力。
8月5日下午,东岸涌军垦农场四分场段发生洪水漫溢。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这次,连续多日的强降水给潼湖镇的防汛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尤其是,8月5日凌晨,仲恺高新区雨势迅速增强。从0时48分到2时28分,短短不到2个小时,惠州市气象台连发3次暴雨预警,将仲恺高新区的预警信号从黄色升到了红色。
当天下午2时许,在平塘湖2号桥附近,洪水开始漫上河堤,逐渐越过村道流向附近的鱼塘、农田。下午4时左右,东岸涌军垦农场四分场段也开始出现漫溢,影响面积约6平方公里。
8月6日下午5时许,潼湖平潭水位降至7.8米左右。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欧志超介绍,自5日晚上9时起,平塘水位开始明显下降,6日下午5时降至7.8米左右。
现已转移安置群众1231人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5日凌晨雨势开始变大,我们就连夜发动村干部挨家挨户敲门,转移安置群众。”欧志超说,这是潼湖镇党委政府首先做的一项工作。
在黄屋村小组综合楼集中安置点,群众正在排队领取晚饭。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从平塘湖周边的赤岗、黄屋等村低洼地带的村民,到潼湖军垦农场的菜农、鱼塘主等,潼湖镇村两级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宣传,组织群众到集中安置点或自行转移至安全区域。
赤岗小学位于赤岗村地势较高的地方,是潼湖镇的集中安置点之一。“我是5日下午到这里的,政府的跟我说,河水快满上来了,转移是保障我们的安全。”53岁的符成贤是广西人,他从2012年到潼湖农场承包种菜,第一次遇见这么严重的情况。来到安置点后,他的安全和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早上有肠粉、河粉,中午有盒饭,每天还有泡面供应。”
黄屋村集中安置点,安置群众在吃晚饭。通讯员 刘铭 摄
“我们这里目前共安置了本村以及潼湖农场的群众250多人。”赤岗小学安置点相关负责人介绍,还有部分群众选择投靠亲戚或者住酒店,自行转移安置。为了确保危险区域“人撤净、管到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还会进行巡查。
大约1公里外的黄屋村小组综合楼,是潼湖镇另一处主要安置点。“这里大约120人,大部分是军垦农场的外来务工人员。”安置点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群众过得安心、舒心,黄屋村紧急调配了一批凉席,以及饮用水、药品等物资。
在赤岗小学安置点,一位菜农在黑板上写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据统计,截至8月6日,仲恺高新区已转移群众15046人,其中紧急避险转移12480人,紧急转移安置2566人,全区共设置集中安置点33个。其中,潼湖镇截至8月5日已转移安置1231人。
24小时专人值守监测水情
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同步进行的,是争分夺秒的抢险工作。
5日下午,潼湖镇水域个别点位出现漫溢,并发生9处管涌险情。“我们首先组织了镇村干部以及企业员工,对平塘湖的堤围进行加固。”欧志超说,约百名抢险人员耗时1小时,完成了沙袋加固工作,在沿岸垒起了一道防护墙。
抢险人员用沙袋对平塘湖堤围进行加固。潼湖宣供图
针对漫堤以及管涌,潼湖镇协同水电部门、水利专家展开修复工作。通过沙包填塞等方式,当晚12时左右,管涌基本全部完成封堵。此外,在4个防洪重点点位,潼湖镇还安排了专人24小时值守,实时监测水情。
强降雨发生以来,潼湖镇共有镇村工作人员500余人,以及市、区和深圳消防救援力量350余人,投入到当地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来。
在潼湖镇农场桥附近,工作人员在巡查水情。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现在平塘水位已经下降到7.8米左右,但仍然高于警戒水位,我们不能放松警惕。”8月6日下午5时许,欧志超一边指着平塘湖的水位线,一边向记者介绍。他说,接下来,该镇将着手统计鱼塘、农田受灾情况;并密切监测水情,待水位低于警戒水位后,将陆续安排安置点群众回家。
截至记者发稿时,仲恺高新区本轮强降雨过程已明显减弱,该区三防指挥部也于6日22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不过,由于地质灾害具有明显滞后性,致灾风险高,仲恺高新区各级各单位仍在严阵以待,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图片视频:南方+记者 王昌辉(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