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坚决打赢防御强降雨这场硬仗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省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省水利厅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相关地市发布暴雨预警信号……连日来,广东出现新一轮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江河洪水快速上涨。最新气象预报显示,接下来部分地区仍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防汛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件“天大的事”。7月29日,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召开全省疫情防控和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把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全力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8月3日,省防总召开全省强降雨防御工作视频会议,进一步研判近期强降雨天气形势,对防御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8月5日,省安委会召开全省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要毫不松懈抓好汛期强降雨防御工作,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省上下要始终绷紧防汛防台风这根弦,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广东父老乡亲的生命财产安全。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预警,是抓好防汛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预警发布方面,省气象局发布省重大气象信息快报2期,发布防御暴雨全网预警信息约2.1亿人次,发布暴雨预警信号3749次;省水利厅发布山洪灾害预警93个,发送预警短信10628条;省自然资源厅发送地质灾害防御提醒信息15万余条……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早谋划、早行动,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当前强降雨天气仍在继续,要持续加强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和夜间防范提醒,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双重预警“叫应”和反馈机制;要细致排查风险隐患,组织力量对重点部位和高风险区域,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落实好“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措施;要加强公众预警,多渠道广泛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和防范提示,引导群众主动防灾避险。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防御强降雨是一场不容有失的大考,不仅检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而且考验着应急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在江河洪水防御方面,要统筹上下游、兼顾左右岸,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加强洪水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对小水库、小山塘、小水电站、小水闸、小堤防等“五小”水利工程的巡查排险和重点防守,加强水库泄洪信息通报。在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方面,要加强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和夜间巡查,加强旅游景区、深山林场、非开放自然保护区等安全管理,落实涉险路段安全警示、应急处置和紧急度汛措施。在城乡内涝防御方面,要加强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以及防洪排涝工程联排联调,做好内涝时间可能较长的充分准备,备足必要生活物资。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肇庆多地出现内涝、积水等险情,广佛肇高速两处路段遭遇线外泥石流侵袭,东江流域多条支流出现超警洪水……此次强降雨呈现强度大、总量大、影响范围广、洪水致灾性强等特点,必须密切关注并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属地责任、主体责任,坚决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省防总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强化军民联防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防汛工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是一项永不竣工的“生命工程”。全省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迎难而上、连续作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坚决打赢防御强降雨这场硬仗。

编辑 胡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