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海边少年选择成为空军飞行学员

前线速递
+订阅

04:36

海边少年 逐梦蓝天

七月,高考录取结果陆续公布,这是一个“准大学生”们享受假期,畅想未来的美好时节。来自滨海城市汕头的少年周璟霖满怀着期待,今年空军在广东录取的飞行学员中,周璟霖以659分的优异成绩名列第一。

8月1日建军节这天,他从长沙登机点登上运-20,与中南五省(区)其他新录取飞行学员一同奔赴吉林长春的空军航空大学。

飞行生涯就此开启。

即将前往登机点,周璟霖和同学们一起列队站立。  南方+ 张令 拍摄

即将前往登机点,周璟霖和同学们一起列队站立。  南方+ 张令 拍摄

成为飞行员意味着责任

周璟霖的家住在汕头榕江入海口附近,远处的大海和礐石大桥在湛蓝的天空下明晰可见。客厅的显眼处,摆着的是周璟霖的心爱之物——天宫空间站、歼-20战机、海军福建舰的模型。

一谈起航空航天,这个身材高大、稚气未脱的男孩如数家珍,“这是我同学送我的,他祝愿我能成功开上歼-20战机。”“这是我爸爸花了很多精力从澄海买到的福建舰乐高,我用了一两个月才完成拼装。”

像所有十来岁的少年一样,周璟霖也玩电子游戏,而作为一名“准飞行员”的他,最喜欢玩的则是一款模拟驾驶战机的游戏。在高考结束后,他还特意购入了一台飞行摇杆,只为了“更好地模拟驾驶战机”。

周璟霖向往飞行,闲暇时喜欢玩模拟飞机飞行的游戏。  南方+ 张令 拍摄

屏幕内的战机,在空天里翱翔,屏幕外的少年,已然“蓄势待飞”。

“成为空军飞行员是儿子从小就有的梦想”,母亲林宝珠回忆,“他很小的时候就跟小伙伴说,‘我长大以后是要开战机的’,当时只以为是童言无忌,结果他真的做到了。”

对于周璟霖自己而言,成为一名飞行员,则是一个理想渐渐明朗起来的过程。

小时候的周璟霖,投身军旅的意愿其实“并不强烈”,“但初中时期观看电视剧《士兵突击》后,被许三多所感动,也希望自己身边能有一群共同出生入死的同志和战友,于是坚定了参军报国的理想。”

要从全国的有志青年里脱颖而出,光有理想远远不够,学习成绩、身体条件,都是摆在周璟霖面前的考验。

高三时,周璟霖偶然之间从班主任张午钊处得知了空军招飞的消息,视力条件达标的周璟霖觉得“有希望”,就毅然踏上了前往广州参加招飞的道路。

空军招飞条件严格,初选、复选、定选,环环相扣,但周璟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功收获了空军航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被周璟霖视若至宝,打开通知书,歼-20战机的立雕跃然浮现。

周璟霖展示他的空军招飞纪念册。  南方+ 张令 拍摄

成为空军飞行员,是一条注定不轻松的路,对周璟霖来说,这也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参军就是履行责任的一种方式。”同时,这也是周璟霖实现家国理想的必经之路,“未来可能会有很多挑战摆在国家面前,所以我觉得我应当参与到为国家奉献的事业上来。”

新生活 新起点

周璟霖的一天,开始于运动。

一大早,周璟霖身着蓝色运动服奔跑在汕头市人民体育场里。盛夏的早晨,海湾的风吹拂着少年的脸颊,母亲林宝珠在跑道一旁拿着饮水和毛巾陪伴,父亲周绍军则在体育场附近等候。

即将远去北方,父母很是珍惜和周璟霖在一起的时光。他们都是当地医院的职工,因为工作忙碌,一直以来都没有太多时间管小孩,让他们欣慰的是,周璟霖从小性格独立,很少让他们操心。

长春和汕头,相距超过3000公里,对于最远只去过湖北的周璟霖而言,这是一次远行,也意味着和他生活十八年的汕头,和这里的人和事告别。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穿上校服回学校。”前往长春前的一周,周璟霖回到高中向班主任和校长辞行。

7月26日,即将前往长沙前,周璟霖回到了高中母校。  南方+ 张令 拍摄

7月26日,即将前往长沙前,周璟霖回到了高中母校。  南方+ 张令 拍摄

暑假的校园里,安静得能听见风和树叶的声音,再次走进学习奋斗过的教室,过往的一幕幕又重新回到周璟霖眼前。

“高中时候我们班很团结,学习和运动的氛围都特别好”,在周璟霖的高中生涯里,同学是给他非常多“正能量”的一群人,“同桌经常陪着我到处参加活动,即便他不感兴趣,依然会陪着我去。”“高二时,学校举办校内足球赛,大家一致同意报名参赛,虽然最后成绩没有进到前三名,但大家很开心。”

7月26日,周璟霖坐在曾经自己的位置上,回忆起了上学时的故事。  南方+ 张令 拍摄

最令周璟霖感动的是,高三参加招飞那段时间里,同学们为他加油助威,“复选的时候恰逢新年联欢晚会,同学们就围着我的姓名牌合影发给我,祝福我能带回好消息。”

对班主任张午钊来说,自己的学生成为了空军飞行员,这是莫大的光荣,“比考上清北更令人值得骄傲。”在他眼中,周璟霖成绩优秀,乐观、开朗、团结同学,“我们希望能将周璟霖树立成榜样,以他的经历,鼓励更多学子投身参军报国的事业中来,也希望周璟霖能在军营里不断成长,拔尖出彩。”

得知周璟霖入选空军飞行员后,朋友送给他一架歼-20航模。  南方+ 张令 拍摄

儿行千里,父母牵挂

对于大学生活、军营生活,周璟霖充满着无限憧憬和期待。

“我了解到进入空军航空大学后,我们会要做很多体能和战术训练,包括射击、跳伞、求生训练。”聊起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周璟霖语气昂扬,眼中藏不住向往。

为了给儿子践行,周绍军和林宝珠特别邀请了亲友从湖北老家来到汕头团聚,还特别安排了牛肉火锅家宴。

“到了长春之后,一定要学会独立照顾自己,好好学习锻炼”,林宝珠一边叮嘱,一边不断向大快朵颐的周璟霖碗里夹肉。“儿子从小就喜欢吃牛肉,去了长春之后,难得再吃到家乡的味道了。”

离别前,远在湖北的伯父伯母来为周璟霖送别,一起吃了他最喜欢的牛肉火锅。  南方+ 张令 拍摄

“这几天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去长春的行李。”望着即将远去儿子,周绍军流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不舍。“我经常跟儿子说,高考完进了军校只是人生的新起点,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自己走。”

饭后,林宝珠带着周璟霖来到了家附近的理发店,“周璟霖在此理发十几年了,老板看着他一年年长大成人。”林宝珠说。

即将到长沙,周璟霖来到理发店剪长发。  南方+ 张令 拍摄

随着推剪机一次次滑过头顶,周璟霖的长发一簇簇掉落地面。头发剃短,意味着周璟霖离他心向往之的军旅生活更近了一步。而也让一旁的母亲突然触景生情,“他是觉得新生活开始了,我是觉得他离我越来越远了。说完,林宝珠瞬时红了眼眶。

周璟霖在理发。  南方+ 张令 拍摄

周璟霖在理发。  南方+ 张令 拍摄

作为长年在重症科室工作的林宝珠,她看惯了离别,对于自己儿子即将远行,还是难以割舍,“头发一剪,好像儿子正在一点一点离开我身边,作为母亲肯定是伤心的。”林宝珠泛着泪光说,“但这是儿子的心愿,也是他这一代人为国家和民族奉献的梦想,我们就算再不舍,也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他。”

理完发后,周璟霖和母亲一同回家。  南方+ 张令 拍摄

到长沙集合后,周璟霖和其他飞行学员一样,穿上了飞行服。

“我想将来的你肯定连转个七八十圈也不会吐,跑个五公里也不会喘气,到时你一定是一个技术素质过硬的飞行员。”面对镜头,周璟霖说下这段话。

8月1日上午,长沙登机点锣鼓声声,远处运-20早已抵达等候。周璟霖和年轻的战友们整齐列队迈过启航门,依次登机。

不久,飞机启动滑行,带着数百名逐梦蓝天的学子奔赴3000公里外的航空大学,他们的飞行生涯也由此正式开启。

飞行学员们登上运-20,飞往长春。

飞行学员们登上运-20,飞往长春。


出镜:南方+记者 曹嫒嫒

文字南方+记者 卢逸轩 曹嫒嫒

摄影/摄制南方+记者 张令 卢逸轩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实习生 万骏芳

通讯员李艺轩 刘大卫 熊鑫

海报设计:潘洁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