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操+考证+竞赛"四位一体,蕉岭县无人机技能培训圆满结束

南方+

近日,在蕉岭县桂岭学校,随着最后一批学员通过UOM证书考核,标志着由蕉岭县人社局、总工会、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广州工程)联合多个单位共同开展的无人机知识普及与应用技能公益培训圆满收官。本次培训作为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技能照亮前程”行动的重要实践,通过创新“无人机+乡村振兴”模式,为当地培育出一支130余人的低空经济生力军。

政校企协同 打造特色人才培育体系

培训汇聚多方力量,“广州工程”机电工程学院提供师资力量、专业技术支持;梅州市晟邦科技、天翼低空经济公司派出教练员团队并配备植保机、巡查机等先进设备;省“双百行动”驻蕉岭服务队、蕉岭县教育局、蕉岭县桂岭学校、省纵向帮扶驻蕉岭县工作队、番禺区驻蕉岭县工作队、驻镇帮镇扶村驻长潭镇、驻广福镇工作队等多家单位全程护航。蕉岭县常委、县委副书记肖纯辉,副县长张慧等多名县领导亲临培训现场观摩实操竞赛。他们认为,这种“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的联动机制,正是破解乡村技能人才短缺的有效路径。

精准对接需求 解锁乡村应用场景

本次培训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理论教学,涵盖飞行原理、安全法规等UOM考证内容;实操演练,设置障碍穿越、精准降落等趣味挑战赛;行业应用,重点演示农田植保、森林巡检等本地刚需技能。尤其是植保无人机作业演示环节引发热议,单机日作业效率达300亩的数据,让参训的镇村干部直观感受到科技助农的潜力。

多元群体参与 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参训人员构成体现普惠性:镇村干部占35%;退役军人占20%;新型职业农民占28%。该培训活动有效助力了无人机技术人员的本土化培育,也为蕉岭县低空经济“无人机+”的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实现乡村振兴持续“续航”。

此次培训UOM证书考核的考证通过率为100%。培训的圆满完成,不仅为蕉岭县低空经济发展储备了本土化技术力量,更探索出“技能培训-持证上岗-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链条,生动诠释了“双百行动”。

南方+记者 陈萍

通讯员 孟庆国 罗琴

编辑 叶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