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银妃三华李之乡——茂名信宜钱排镇,不久前,新鲜爽脆的三华李从这里向全国集散。这份耕耘了半个世纪的味道,也是当地的“致富秘籍”。
100个广东特色产业,今天我们去解锁这颗果子的N种新吃法。
“我们最多的时候一天收购5万斤,一辆辆卡车进出镇里。”前几个月,广东新农人、信宜市丰李农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兰娇,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全国最大三华李生产基地,信宜市2025年三华李种植面积达33.27万亩,产量38.62万吨,综合产值突破52.76亿元。
这份成绩源于半个世纪的耕耘:1974年钱排镇从翁源县成功引种三华李苗,凭借高海拔气候培育出“银妃李”。当地通过标准化种植和分级销售体系,实现优果优价,大果收购价最高达14元—20元/斤。2022年信宜“信字号”品控溯源体系的建立,更使“银妃李”每公斤增收6元,电商销售占比超30%。
在良好效益的驱动下,果农通过科学控果手段,将鲜果上市期延长至百余天。但在丰产年份或市场低迷期,大量中小果、瑕疵果往往面临滞销、烂在树上的命运。
今年五月投产的广东赢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赢创”),成为破局关键。
7月末,信宜三华李鲜果季接近尾声,但在钱排镇的信宜市三华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广东赢创的自动化生产线仍在24小时运转,速冻鲜果在这迎来“二次丰收”。
“聚焦此前‘增产不增收’的困境,我们大量收购三华李,丰产年也能为果农收益兜底。”广东赢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丽光说。
走进生产车间,从两广地区收购的三华李鲜果经过清洗、臭氧消杀,随后即可送入零下40℃双螺旋速冻隧道瞬时锁鲜。
速冻保鲜后的果实成为可全年调用的原料,依托工厂自建的零下18℃千吨原料冷冻库进行科学储存,配合省供销集团在全省布局的冷链资源(今年已启用广东五地冷库),可达4000吨的三华李储备能力,为加工线持续供料奠定基础。
“工厂有三条生产线,速冻果汁原浆、速冻复合果汁饮料是拳头产品,目前已与淡马茶坊、茶萃吧、爆蔗等新兴品牌达成合作,为他们提供原料。”李丽光介绍,果丁、果块则与味全、乐全等工业食品客户联合开发新品,同时与传统果脯龙头佳果展开冻果测试实验,尝试用冻果代替传统鲜果,解决果脯行业当季鲜果收购时间太短的难题。
最终,加工厂将原本只能鲜食、销售窗口期短、附加值有限的三华李,转化为可长期储存、运输、形式多样的深加工产品,显著提升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效益。
高超华 摄
农文旅融合发展又为产业注入新动能。信宜以“春赏花、夏品果”为主线打造全域旅游,钱排镇“山水双合”一河两岸白墙黛瓦的精致农房串联起“李花谷”等农文旅融合景观带,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
文旅的蓬勃活力,也不断催生更多新业态、新岗位。夜晚的钱排镇,“85后”青年梁盛娟经营的甜品店里座无虚席。精致的玻璃柜内摆放着各色甜点,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烘焙的香气。
以三华李种植为基础,信宜产业升级“接二连三”,钱排镇越来越美,生态价值正在变现,文旅成为增收新业态,“以产兴城”,成为近4年来茂名城镇化率增幅连续居全省第一的生动注脚。
相关阅读
你吃过郁南无核黄皮吗?来自广东的特色水果产值超80亿元|粤来粤好百千万
出品:南方日报经济新闻部乡村振兴工作室
策划:陈枫 王海军 陈戈
统筹:彭琳 李细华 刘俊 张西陆
出镜:张子俊
脚本:张子俊 李阳诗 彭琳
编导/拍摄:石磊
剪辑:龙达洋
设计:潘洁 谭唯
运营:丁晓然 尤立川 胡冰 董晨晨 朱丽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