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经营、污水横流、管理无序……一直以来,蓬江区江顺大桥底沿线密布着散乱小摊。近期,该区创新探索 “以道养道” 的管护模式,在深耕西江碧道滨水经济开发的过程中,瞄准这片约 9380 平方米的滨江空间,以 “统一招商 + 商户自治” 的模式破局。
如今,这里已蝶变为集 “潮流消费、亲水体验、文化社交” 于一体的九点九集市水经济项目:错落有致的集装箱街区取代了昔日的杂乱,璀璨霓虹与粼粼江景相映成趣。
从令人头疼的 “脏乱差” 到活力四射的 “潮玩地标”,这片空间不仅完成了自身的华丽转身,更成为江门对接广佛都市圈、点亮西江夜经济的亮眼 “新窗口”。
滨江C位:一桥一江勾勒视觉盛宴
项目坐落于江顺大桥底部,紧临西江碧道,占据“一桥跨两岸,一江连粤港”的黄金区位。白天,西江碧波荡漾,大桥钢铁骨架与江滩绿植构成工业美学画卷;入夜,大桥灯光璀璨如银河落江,集装箱街区的炫彩霓虹与江面倒影相映成趣,搭配滨江步道的晚风与星光,形成“桥上车水马龙,桥下烟火人间”的独特景观。这里既是市民散步观景的亲水长廊,也是游客打卡留念的滨江摄影基地,更成为江门“水经济”版图中兼具生态与商业价值的核心节点。
空间革新:集装箱里的滨江潮流美学
以“工业风+潮玩感”为设计内核,项目采用30余个高饱和度色彩的集装箱模块化拼接,打造立体分层的开放式街区。明黄、蒂芙尼蓝、珊瑚粉等活力色系碰撞金属质感的桥体结构,搭配霓虹灯带、街头涂鸦与绿植造景,将桥下空间转化为“可逛、可拍、可社交”的潮流场域。错落有致的阶梯式平台延伸至江边,形成半开放式的亲水休憩区,既解决了昔日杂乱的空间痛点,又以“小而美”的设计语言重塑了滨江商业的颜值标杆,吸引众多网红博主与年轻群体自发传播。
业态焕新:全龄段滨江生活圈强势崛起
项目以“水经济”为核心脉络,构建“餐饮+娱乐+体验”三位一体的业态矩阵,覆盖全年龄段客群需求。
滨江美食集,集结江门本土茶饮品牌与特色小吃,打造“舌尖上的西江”美食地图,搭配露天江景餐桌,让味蕾与江风共舞;潮玩活力场则引入卡丁车赛道、滨江骑行道等互动项目,结合桥底开阔空间设置主题打卡点,为年轻人打造“破圈社交” 的滨江派对基地;作为夜间经济引擎,可口美食、休闲茶饮、特色游玩项目一应俱全,将桥底空间转化为“夜江门”的活力担当,日均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成为广佛江都市圈的夜间消费新地标。
政企协同:政府赋能激活滨江经济新范本
项目的蝶变,源于“统一规划、市场化运营”的创新模式——通过整体打包出租,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与优质商户,实现“政府搭台、商户唱戏、市民受益”的良性循环。如今,江顺大桥底水经济项目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环境难题,更创造了超200个就业岗位,年交易额突破千万元,成为江门“以江兴城、以城聚人”的典范之作。
从“桥下乱滩”到“城市会客厅”,江顺大桥底九点九集市水经济项目以“小空间”撬动“大生态”,既保留了西江滨江的自然肌理,又注入了Z世代的潮流基因。无论是情侣临江漫步、家庭亲子游玩,还是企业团建,这里都以“一站式”的滨江生活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江门“水经济”的打开方式,让西江的千年文脉在集装箱的霓虹与烟火中,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南方+记者 梁洁
通讯员 罗霭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