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七下八上”,广东也进入台风高发季节,局地突发性、极端性强降雨及其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突出,同时叠加基孔肯雅热疫情,防疫防汛形势比较严峻。7月29日上午,省委书记黄坤明在省委应急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全省疫情防控和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以及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担起政治责任,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把防疫和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全力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气候、南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气象灾害多发。同时,广东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拥有众多海湾、溺谷、沙坝等海岸地貌类型,不仅增加了台风登陆的可能性,还使得台风在登陆过程中可能产生更为复杂的变化。基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广东始终高度重视防汛防台风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各项工作。这些年,广东在长期的战风斗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但每一年汛期都是一次新的考验,既要用好经验,更要谨慎应对,切不可掉以轻心。
防汛防台风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根弦必须始终绷紧。当前防汛关键期,尤其要加强预测预报预警,重点做好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精细化滚动预报和短临预报,切实提升预警及时性、有效性、精准性;加强应急响应,密切跟踪研判灾害性天气发展态势,坚决果断转移安置风险地区群众,最大限度降低人员安全风险;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紧盯水库堤坝、隧道、涵洞、地下空间、地质灾害点等薄弱环节、重点部位强化巡护查险,逐一建立风险台账,做好风险提示标识,精准有效制定落实防范措施;着力提高人民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突出强化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及时滚动发布临灾指引和安全警示,引导群众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周密做好应急演练和救援准备,科学预置救援力量和物资,强化关键应急通信装备的配置维护,严格做好值班值守,确保发生紧急情况及时高效响应处置。
防汛防台风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大考,“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必须时刻在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既要有“图之于未萌”的科学预见,也要有“于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还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精神,全方位部署、全变量研判、全要素统筹、全链条监测,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无把握之事。当灾害发生时,更要有敢于逆流而上的勇气和决心,不畏艰险、不惧挑战、不怕困难,勇敢地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只有把防汛防台风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记在心里,坚持冲锋在前、担当在前,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护堤坝,才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千防万防,根本在于筑牢思想防线、绷紧责任之弦。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作风落细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全力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