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位置”)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近日联合发布了一款集成时空感知与端侧算力的机器人行动中枢——“时空算力背包”,该产品将为机器人赋予动态厘米级精准定位和多模型协同推理能力,让机器人从室内走向室外,应用于物流配送、园区导航、自主巡检等更多场景。
带着时空算力背包的“青龙”在千寻位置上海园区里,已经完成了一系列任务:快递小哥不用再跑楼,“青龙”在室外收下无人机送来的快递,步行到公司,按电梯将快递送到指定楼层;园区内容易迷路,“青龙”为来访者指路,以后甚至可陪同用户走到目的地;在园区巡逻,自主判断异常情况上报给园区监控平台。
千寻位置产品经理懿聪介绍,这款背包基于千寻位置的时空智能三体套件开发,让机器人能够精准感知户外位置,规划行走路线,实现在多类场景稳定工作、完成任务。三体套件里面则搭载了包括北斗卫星天线、板卡等时空智能硬件组合、7×24小时的北斗时空智能服务, 以及为机器人巡检定制的“北斗+具身智能巡检平台”。
部署在背包里的算力,可以让机器人在端侧运行多类模型,这样既可以实现对模型在端侧的推理,也可以实现端-边协同。
以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具身机器人,正在从封闭式专用系统向通用化智能平台、从单一限制场景向复杂全域空间加速转型,这就要求机器人不仅拥有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还需要负责感知和行动的“小脑”。可以说,这款“时空算力背包”融合了“大脑”与“小脑”于一体。
2025年4月,千寻位置面向机器人行业免费开放时空智能三体套件SpatiX,助力机器人企业加速研发效率。在感知层面,融合北斗时空智能基础能力、视觉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多种技术,在室内外一体化环境中为机器人输出精准、可靠且安全的位置信息;在路径规划阶段,为机器人提供高精度的环境感知和地图先验信息,帮助机器人合理地进行路径规划和自主行动。
南方+记者 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