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有什么深意?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公布,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至其满3周岁。

汕头幼儿  受访者供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有什么深意?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认为,育儿补贴能直接减轻生育养育负担,对于缓解生育焦虑、释放生育潜能,确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然而,生育、养育、教育是项系统工程,除了直接“打钱”,建议与延长婚产假、做好托育服务、解决年轻人生育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大家愿意生、敢生。

模板4极简横线--方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纷纷推出“生娃奖励”

一组数据,说明了人口趋势——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自1961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4.126亿的峰值后,连续三年呈现下降态势。

2023年底,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显示,超过八成受访者具有生育意愿,但愿意生育三孩及以上的比例低。

董玉整表示,经济负担重、工作压力大、时间精力不足是现实因素。当前不少年轻人几乎将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到完成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上,“成家”与“立业”形成矛盾

为了提高生育率,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纷纷“出招”,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相关政策——

2021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为二、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的政策;

陕西省神木市的生育补贴、育儿补贴方案明确,为生育二孩家庭一次性补贴5000元,三孩家庭一次性补贴1万元,且每年给二孩家庭3000元育儿补贴,发放至孩子2周岁;三孩家庭每年10000元育儿补贴,发放至孩子3周岁。

在广东,也有不少社区、村庄投身到鼓励生育的大潮中——

东莞市万江街道新村社区,为生育二孩的家庭一次性补助1万元,三孩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东莞市大朗镇求富路社区为二孩家庭奖2万、三孩奖3万,均一次性到账;广州市白云区南岭村也推出生育补助方案,生一孩补1万元、二孩2万元、三孩3万元,多胞胎直接封顶6万元。

从市到乡镇、村庄,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育儿补贴相关政策,标准不一、发放方式多样。但相同的是,补贴对象多为二孩或三孩家庭。

而国家育儿补贴方案的补贴对象为从2025年1月1日起,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也就是说,无论一孩、二孩、三孩,均可申领育儿补贴。

董玉整说,在国家统一育儿补贴框架下,各地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适当增设差异化生育补贴项目,构建更加完善的生育支持网络。同时,建立生育补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机制,适时调整生育补贴标准。

模板4极简横线--方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补贴之外还需更多配套措施

“有积极影响,也期待更多福利政策。”今年30岁的曹女士已经结婚2年,正在考虑是否生育。

作为生育支持的基本制度安排,育儿补贴兼具生育保障和激励导向作用。

董玉整表示,直接发放育儿补贴,可以帮助确有需要的年轻人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从国际经验来看,采取积极的经济补贴措施,对于减轻人们的经济压力、缓解生育焦虑、释放生育潜能,确实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直接发放经济补贴,只是提升生育率的一种途径。”他指出,要在进行经济补贴的同时综合施策。

一方面,在婚育观念上进行引领,营造提倡婚育、尊重婚育的社会氛围,肯定婚育的社会价值,完善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与生育补贴配套的经济支持政策,如住房补助、个税减免、社保优惠等。完善婚育休假制度和托育服务制度,帮助年轻人从紧张的时间精力与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

可以说,育儿补贴制度关系千家万户,更关系国家人口高质量发展大局。

南方+记者 刘汉能

编辑 王瑾 彭奕菲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