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是蚊虫孳生旺盛的季节。为有效降低蚊媒密度,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自7月25日起,清城区源潭镇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爱国卫生大行动,动员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卫生院、执法、城管、环卫、企业(学校)突击队等共684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到村(社区)开展杀蚊灭蚊攻坚行动,用实际行动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让群众有更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党建引领
干部冲锋作表率
志愿者清理路边垃圾杂物。梁益源 摄
“大家加把劲,把这片杂物垃圾清理下,再检查下瓶瓶罐罐有没有积水!”清晨的阳光洒在源潭社区上,源潭社区党委书记卢东成带着社区干部、企业突击队,正埋头清理绿化带杂草及路边杂物。此次爱国卫生大行动,源潭镇将“防蚊灭蚊”与“党建+网格治理”深度融合,落实领导班子包片、驻村工作组包村机制,全镇包村联户推进工作。
“不仅要齐心‘清脏’,更要注重‘维护’。”源潭镇党委副书记王永英介绍,本次行动中,镇干部职工们化身“宣传员”“服务员”,既带头清理卫生死角,又逐户排查积水容器、废弃建筑材料等蚊虫孳生地,针对清理难题,镇里还协调挖掘机、运输车等设备,由党员先锋队牵头,用3天时间完成了120多处“卫生黑点”,让曾经的“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源潭社区居民张大叔说,以前社区的绿化带杂物总积着污水,蚊子特别多,这次镇干部带着大家清理路边垃圾杂物,社区环境看着就舒服很多了,傍晚到公园里乘凉也不用总拍蚊子了。
党群联动
政企校社齐参与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我们理应出份力!”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带领48名员工,踊跃加入清理队伍。他们不仅自觉清理了厂区周边的杂物,还积极参与源潭圩镇卫生清理,对圩镇范围的绿化带、卫生死角、坑洼积水等重点位置进行清理,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据统计,此次行动中,家美陶瓷、纳福娜陶瓷、雄星新材料公司、天弼陶瓷、钛美铝业等17家企业共出动志愿者200余人次。
校园里的“爱卫力量”同样亮眼。源潭一中组织20名青少年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不仅清理了校园内的花坛、操场,还带着《登革热防护知识宣传单》走进源潭社区居民家中,耐心向爷爷奶奶讲解“如何清积水防蚊虫”。
从企业职工到学校师生,从退休老人到返乡青年,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行动。“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是‘大家想、一起干’,这就是‘人心齐’的力量。”参与行动的老党员黄大爷感慨道。
常态长效
健康理念入人心
源潭镇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下水道、绿化带等蚊蝇孳生重点区域进行药物喷洒。黄玉熹 摄
此次爱卫大行动,源潭镇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下水道、绿化带等蚊蝇孳生重点区域进行药物喷洒,对源潭圩镇范围重点场所开展定点清理,确保公共区域消杀无死角。
源潭镇公共服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清理只是第一步,关键要让‘爱卫习惯’深入人心”。源潭镇联合清城区疾控、清城区中医院组织各村(社区)、驻村工作小组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派发防护知识宣传单,向村民普及“蚊虫叮咬传播疾病”的危害及预防知识,协助指导居民清除家居中的蚊媒孳生地,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截至目前,全镇向群众已派发宣传单1000余份。
为了让“一时行动”变成“长久坚持”,源潭镇将继续推进镇村干部分片包村责任制,督促指导各村(社区)宣传实施“门前三包”管理规定,持续开展村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行动、村庄绿化美化行动、主干道路沿线和重点区域周边风貌提升行动、人居环境卫生保洁水平提升行动“四大行动”,引导群众养成“勤打扫、常清洁”的习惯,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此次爱国卫生大行动,不仅让源潭镇的人居环境“颜值”再提升,更凝聚了党群同心、共建共享的“精气神”。在党建引领下,源潭镇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擦亮“健康家园”的底色,让文明新风在加力提速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道路上越吹越劲。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陈洁莉 梁益源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