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米墙画!中山火炬区绘出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南方+

7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墙绘创作活动在中山火炬高新区润科路拉开帷幕。火炬高新区特聘专家、重点人才、高层次人才、本区户籍青年学子及中山港社区人才家庭组成近百人的创作团队,以墙壁为云笺,在280米墙面上惬意施彩泼墨,共同创作了35幅展现了产城融合特色的灵动画卷。

一场别开生面的墙绘创作活动在中山火炬高新区润科路拉开帷幕。 受访者 供图

本次活动由火炬高新区党建办、宣传办指导,中山港街道团工委、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中山港社区居委会联合主办,以“人才聚力绘新篇”为主题,通过艺术创作激发各领域人才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热情,是火炬高新区深入推进中山市“百千万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芳草行动的重要举措。

执笔绘新貌

展现人才与发展的“共生密码”

活动现场,来自火炬高新区的各领域人才与本区户籍青年学子混合编组,仔细聆听专业画师讲解绘画技巧。随后,大家纷纷手持调色盘和画笔,并肩作画,将创意倾注于白墙之上。本次墙绘创作围绕“芳草青年行”“人才汇聚创未来”“社区生活百态”三大主题板块,用生动的视觉语言诠释了人才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智”与“治”有机融合。一幅幅艺术创作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传递了火炬高新区各领域人才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基层治理的示范效应。

火炬高新区各领域人才执笔绘新貌。 受访者 供图

“这里的产业生态就像一块磁石,将各行业的专业人才自然吸引而来。”一位参与活动的王博士分享道:“选择落户火炬高新区,不仅因为这里的人才政策诚意满满、服务高效贴心,生活幸福感强,更因其完善的产业链为我的专业领域提供了从科研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撑。”作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火炬高新区打造“人才+产业+创新”的良性生态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平日里带领团队攻关技术难题,今天用画笔描绘产城融合图景,这种跨界体验让我对‘人才赋能产业’有了更立体的理解。”他笑着说道。

人才站“C位”

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筑巢引凤

“家乡的每处变化都在向我发出‘回家’的邀约。”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谢同学站在新绘就的墙画前感慨道。在外求学时,他曾因大城市的繁华与机遇而犹豫是否返乡。“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在向我发出‘回家’的邀约,我要像一株芳草,扎根家乡沃土,用专业所学浇灌这片土地。”在他看来,家乡的变化就是最动人的“邀请函”,而他的选择,正是对这份邀约最真诚的回应“这里不仅有我的根,更有我的未来”。

280米长的精彩画卷绘出火炬高新区“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受访者 供图

280米长的精彩画卷绘出火炬高新区“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受访者 供图

近年来,火炬高新区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建立健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积极构建涵盖人才引进、创业孵化、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的宜居宜业“生态圈”,既以政策“硬举措”筑巢引凤,更用文化认同、发展机遇等“软实力”构筑人才精神家园,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280米长的精彩画卷,不仅绘就了人才服务基层、反哺桑梓的生动图景,也体现实施“百千万工程”与人才战略的深度协同,更诠释了“人才引领发展、发展成就人才”的良性循环。

未来,火炬高新区将持续优化“有队伍、有品牌、有资源、有平台、有资金、有特色”的“六有”人才服务工作体系,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采写:南方+记者 杨慧荣

编辑 李姗恒 钟炬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